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6 05:35: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痛自严君背,两易春秋  见:看见
B 妪,先大母婢也,二世  乳:哺乳。
C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有神护者 殆:大概
D 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生   荣:使……得到荣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见”是表示对自己怎么样,也可直接译为“我”。《陈情表》中就有“慈父见背”,还有日常生活用语中的“见谅”“见怪”“见笑”等。
考点: 本题是对“理解”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本题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涉及到了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两个最为重要的点,考查得还是比较全面,所选词也有代表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少数地方官员干工作急功近利,谋发展简单粗放,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行政化、简单化地处理问题,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却视而不见百姓的生活困难,缺少公仆意识。
B.民政部门及时安置灾民、疏通道路、抢修电力、重建家园以及恢复生产等无所不至的关怀让灾区人民很感动。
C.春天并不都是阳光明媚的。初春时节,天气常常阴晴不定,乍暖还寒,五风十雨,常常让一些急于脱下厚重冬装的年轻人捉摸不准,不知所措。
D.几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出差到保定,大家欢聚一堂,谈笑风生,共同回忆起了当年高三一起学习奋斗的日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A、视而不见:不能带宾语。B、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改“无微不至”。C、五风十雨:指风调雨顺。是太平盛世吉祥征兆。此处望文生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雕琢 烹饪 未雨绸谬 震耳欲聋
B.函授 思辨 莫可名状 浑然天成
C.资讯 既使 任劳任怨 扶老契幼
D.睢鸠 距离 沓无音信 一劳永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以“集权统治”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减字词。(4分)
生产力被阻碍,竞争力被压抑,人性被蹂躏,集权统治的罪行都大白于天下了。
?


参考答案:集权统治阻碍生产力、压抑竞争力、蹂躏人性的罪行都大白于天下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把被动句转换为主动句,一定要读懂原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以风卷残云之势在两周内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其影响之大让人始料不及。
B.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破坏十分严重,整个汶川县城更是千疮百孔。
C.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三米跳板比赛中,名将郭晶晶最后一跳尽善尽美,接近满分,最终获得该项目冠军。
D.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一些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已经可以和城市学校同日而语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风卷残云:大风吹散残存的浮云,比喻一下子消灭干净。句中是要表现金融风暴的蔓延,而不是把残余事物清除。B项,千疮百孔:比喻破坏得很严重或弊病很多。C项,尽善尽美:非常完善,没有缺陷,与后文“接近满分”矛盾。D项,同日而语:把两件事或两个人同等看待,相提并论。用于否定句中。)


本题难度:一般



[-pa ge-]

1、阅读题  作者刘基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请写出另外两大家中的一位。(2分)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果腹木讷金箍咒  嘉言懿行
B.殒落信笺老皇历  语焉不详
C.奇葩裹挟窝里斗  独辟蹊径
D.雾霾针砭万金油  仗义输财



3、语言运用题  仿照给定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6分)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B.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底下“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代句法相同。
C.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D.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5、单选题  选出加线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句连贯(排..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