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6 05:38: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了,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
B.①②⑤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①⑤③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五句话陈述的对象是“他”,叙述“他”现在的境遇和心情;从国外回到故乡之后遭受排挤、迫害,使躲到乡下去教出糊口。句④说明“他”趁去了航船进城的原因。可抓住关键词:经历、回故乡、无地可容、躲在乡下、气闷进城)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诗句,选择新的写作对象,另写一组句子。(6分)
沙滩贝壳脚丫/海风海鸥浪花/珍珠海带鱼虾/港湾渔船晚霞
答:?


参考答案:示例:柳树小草嫩芽/布谷燕子青蛙/牧童春笛杏花/轻风细雨犁铧(6分。内容3分,形式3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甄别(zhēn)羼杂(chàn)应酬(yìng)言之凿凿(zuò)
B.细菌(jūn)宣泄(xuàn)咯血(k?)毁家纾难(shū)
C.风靡(m?)趑趄(zī)荏苒(rěn)无耻谰言(lán)
D.眼睑(ji?n)倨傲(jū)烜赫(xu?n)供不应求(gōn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凿现统读为záo?B?宣xuān?D倨jù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中国而言,可谓百年一遇,百年梦圆。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下句,彰显世博会的理念。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
  世博,使社会愈和谐
  世博,使人类再创新(不设统一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广告代言的法律出台,目前只能使用《广告法》来规范广告代言行为,这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B.继2006~2007年的那一轮房地产泡沫之后,当前国内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又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房价创新高,制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资本泡沫。
C.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美元的不断贬值,冲击了全球资产价格,对股市楼市的投机行为推波助澜,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D.美国总统奥巴马亚洲之行在国内恶评如潮,媒体甚至到了无事生非的地步。有媒体连他向日皇行大礼也不放过,嘲笑他的表现像个“矮化了的大国”元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B叹为观止:赞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D无事生非:本来没有问题,故意找岔子,制造纠纷。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答题的关键是明确成语设题的陷阱所在,一般为望文生义,所以平时积累时要吃透成语的意义,不可乱用。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