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名句及文学知识填空(6分)
小题1: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小题2:_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小题3: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小题4: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小题5: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___________,其中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楼船夜雪瓜洲渡
小题1:纵豆蔻词工
小题1:莫使金樽空对月
小题1:聒碎乡心梦不成
小题1:明清传奇?王实甫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对君王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其中表的内容侧重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C.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字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