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6 05:47: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
A、词,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盛行于宋,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中调、长调。
B、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巩,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柳宗元、王安石八人的合称。八人在散文创作上皆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C、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中庸》六种经书。
D、《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是七言歌行体长篇抒情诗,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另有代表作《长恨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造就一批大师,政治家能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创造海纳百川的人文环境,确立鼓励追求真理的社会机制。
B.校庆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各类青铜器图案,图案上除了铭文之外,还有全身铠甲、手举盾牌的秦军武士。
C?.要想尽快实现西部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要千方百计大幅度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
D.人逢盛世喜收藏,当今艺术品收藏门类众多,但是我国的传统收藏习惯,仍以古玩、字画、钱币和陶瓷居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古色古香的位置不当;动宾搭配不当;缺少动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
B.作为史上投资最大的一届冬奥会,索契冬奥会不仅是大国间“斗法”的舞台,更是各国体育健儿展示实力的竞技场。
C.经过多年的连锁品牌经营,美味的许府牛杂已享誉国内外。在美味之外,它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的创新推动其发展。
D.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根据群众大量举报,查处了新浪网传播淫秽^色 情信息一案,决定依法停止其从事互联网出版和网络传播视听节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B项不仅而且后分句换顺序。C项“它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的创新推动其发展”句式杂糅。D项停止….业务缺宾语中心语。故选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盘诘彷徨滂沱磅礴旁征博引
B.缄默歼灭蒹葭悭吝草菅人命
C.淳朴棺椁醇正鹌鹑唇亡齿寒
D.拮据雎鸠狙击趑趄笑容可掬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盘诘pán悭吝qián棺椁guǒ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4分)
①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期困拢高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特别是用人机制的瓶jǐng     性因素进一步凸显。②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③深入推进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可避免地提上教育综合改革的日程。④如何进一步把握和认识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和规律性?
⑴请根据括号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答:          (1分)
⑵材料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改为          (1分)
⑶材料中有一处有语病,请写出序号并改正。
序号:       (1分)
修改:                                          (1分)          


参考答案:(1)颈  (2)“拢”改为“扰” (3)“ 把握 ”和“认识”调换


本题解析:小题(3)的语病在于语序不当,应该是先“认识”。再“把握” ,故二者互换位置。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