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6 06:24: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楚 共 王 出 猎 而 遗 其 弓 左 右 请 求 之 共 王 日 止 楚 人 遗 弓 楚 人 得 之 又 何 求 焉 仲 尼 闻 之 日 惜 乎 其 不 大 亦 日 人 遗 弓 人 得 之 而 已 何 必 楚 也 仲 尼 所 谓 大 公 也(取材于《说苑至公》)



参考答案: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日/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日/惜乎//其不大/亦日//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
(画双线处可不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直接点名式的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
D.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近期发布的《2009年江苏公共就业招聘服务网职业供求状况》显示,专业技术类、服务类和办公室行政类岗位成为三大热门岗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就在全世界穆斯林即将迎来最盛大节日之一的宰牲节之际,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30日凌晨被匆匆送上了绞刑架。这个在中东舞台上呼风唤雨、纵横捭阖几十载的一代枭雄就此离开了这个世界。
B.自1999年以来,火箭队14次面对劲旅国王队,12次铩羽而归。这一尴尬记录终于被改写,北京时间1月14,没有了姚明的火箭队依靠麦迪的神奇表现,115比111加时击败了国王队,艰险地从阿科体育馆全身而退。
C.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人民的地痞流氓终于身陷囹圄。
D.一个非历史研究出身的学者,却在历史研究领域里大放异彩,易中天最近可谓如日中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身陷囹圄”指人不幸蒙难关进监狱。含同情意味,与对象不符。A项“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B项“铩羽”指翅膀被摧残,“铩羽而归”比喻失意或失败回来。D项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
A.瑕欢虐
B.山 佳遥游
C.子 子
D.赘 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cī/zì/zhì/zì? B.xiáo/yáo/xiáo/xiāo? C.shàn/dǎn/dàn/chán? D.léi/léi/l?i/luò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本题考查的是形似字的读音,像B项中前三个都是偏旁不同,很容易读错。像这样类似的错音还有很多,都可以分类进行记忆,最好贯穿到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多积累。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
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的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做“浸月亭”。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唐元和十至十三年(公元815年—818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几杯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浸月亭”了。


参考答案:此亭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常在此饮酒、赋诗、会友,其诗《琵琶行》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故此亭名为“浸月亭”。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