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西厢记》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西厢记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体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1.阅读【叨叨令】,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以红娘的问话为引题,通过莺莺作答,揭示了女主人公送别当时和设想张生走后的心境。
B.以心理刻画为主,揭示莺莺赴长亭路上思前想后的情景,眼前的离愁别恨,今后的孤独恓惶,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C.运用了儿化、叠词、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抒情氛围。
D.运用了大量叠音词和儿化词,具有典型的民间口语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戏曲创作上属于“本色”派的写作风格。
2.怎样理解下面红娘的言语??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
3.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红娘在情节安排上起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1.D
2.红娘的言语引出莺莺送别当时和设想张生走后的心境.莺莺看见安排好了车马,立刻产生了一种犹如煎熬的心绪,再无心插花戴朵,把自己打扮得娇滴滴的。
3.红娘在情节安排上主要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把情节串联起来,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红楼梦》)
B.觉新深深地爱着表妹梅,前姨妈以两命相克为由拒绝了这桩婚事。父亲用抓阄的办法给他选定了瑞珏,在他中学毕业那天,要他年内结婚。(《家》)
C.屠维岳泄露消减工钱的消息,引发了工人怠工。吴荪蒲与他长谈,觉得他平庸、猥琐、轻蔑地说:“没本事的人,我总给他一个公道。”最终赶走了他。(《子夜》)
D.葛朗台打算为夏尔的父亲偿还债务后,夏尔被葛朗台带到法庭签订了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并在出国前的一个晚上和欧也妮立下了海誓山盟。(《欧也妮·葛朗台》)
E.聂赫柳朵夫希望延期审理马斯洛娃的案子,拜访了枢密官。枢密官安慰他说,枢密院一定会查考案情的是非曲直。(《复活》)
参考答案:C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小题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1分)
孔子:
韩非子:
【小题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重义轻利 重利轻义
【小题1】孔子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反对的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韩非子认为人受利欲的主宰,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不存在道义关系。(以上“析”) “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各有偏颇,应该强调义利的统一,反对以利害义和以“义”害利。(以上“评”)(分析2分,评论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题目设置单纯,难度也较低,很明显,孔子把君子和“义”放在一起,把“利”和小人放在一起,重义轻利十分清楚;而韩非子则从“趋利”的角度谈人的行为,得出重利轻义的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观点的能力
【小题1】试题分析:对不同观点评价是考查学生逻辑思维严密性的一个手段,不同的观点一定是站在某一个角度产生的,因而,在评价的时候,我们既要站在原来观点的角度审视其合理性,又要从另外角度思考其弊端或者局限性。这是观点评价的核心所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观点的辨析好评价能力
点评:题目难度较大,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学生只要平时有过训练经历,应该比较好解决。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先师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
医生善于吮吸人的伤口,嘴里含着人的血液,并不是因为有骨肉亲情,是为利益所驱使。因此造车的人制造车,就希望人们富有、地位尊贵;木工制造棺材,就希望人们早夭、死亡。(这)并不是因为造车的人仁爱而木工邪恶。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附加题)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葛朗台是资产阶级暴发户,重视金钱与利益,所以他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同时他又是基督徒,相信能在天国享福,所以他遗言还有“幸福只在天上”。
B.《家》中,梅被母亲嫁与别人,青年孀居终至郁郁而死;瑞珏因整个家族“血光之灾”的迷信被逼到城外生产,难产而死。两位美好女子的死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虐杀。
C.在《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表现出对封建权威的极度蔑视。
D.《雷雨》将现在进行的事件和过去发生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将矛盾冲突浓缩在早晨至半夜的二十四小时之内,集中在周公馆和鲁贵的家中发生。
E.在《老人与海》中,小男孩马洛林的性格与老人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小男孩回归后,老人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坚强不屈的拼搏下去。
参考答案:A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小题1:鸟雀呼晴,?。
小题2:??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词选自宋代词人?的《?》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
小题4: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映阶碧草皆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小题7: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参考答案:
小题1:侵晓窥檐语
小题1:云中谁寄锦书来?李清照?一剪梅
小题1:袅袅兮秋风
小题1:吞声踯躅不敢言
小题1:隔叶黄鹂空好音
小题1:垆边人似月
小题1: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易错点:檐语——谚语、言语,锦书——禁书,绵书,一剪梅——箭,袅袅——凫,踯躅——踟蹰,黄鹂——丽,垆边——炉,鉴(注意笔顺)
很多同学根据字音记忆,忽视字形的记忆;还有一些只模糊记得字的样子,没有音形义三者紧密结合,造成很多错字,另外,由于记忆的准确性不够,也出现了很多漏字、颠倒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