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6 06:30: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悬赏征求恩德
B.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看
C.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合于正道
D.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召见,使……朝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同“示”,出示,展示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为……死)
B.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受……耻辱)
C.欲其旅进旅退(俱,一起)
D.进不用命(听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使……受耻辱。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因此,
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②只要防范措施得力,甲流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希望国民保持?,不要过分紧张。
③人们把巴金视为“20世纪的良知符号”加以崇敬和怀念,正如人们赞美鲁迅?是中国文学的旗手,?是民族性格的标志。
A.生效镇静既/也
B.奏效镇静不仅/更
C.奏效镇定既/也
D.生效镇定不仅/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奏效”强调发生预期的效果,“生效”表示效力;“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③后两个分句有递进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因”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于是)
B.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名词原因、机会)
C.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动词依靠、就着、顺着、继承)
D.因退而再拜。《柳毅传》(连词表顺承或结果)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六七岁的老人?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何况我们这些年轻人呢?
②他这个设计方案,我认为有多处不妥,?应该再让大家讨论讨论。
③日晕发生的时候,金顶上空先出现了环绕太阳的晕圈,后来?形成了两个相交的椭圆。
A.还 似乎 逐渐
B.也 好像 逐渐
C.还 好像 逐步
D.也 似乎 逐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还”有“尚且”的意思,符合原句“还……何况”的语境。“似乎”也有“好像”的用法,但“似乎”还可表示商量语气。逐渐:表示程度、数量的依次增减,可用于人的活动或自然客观事物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