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06 06:35: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忖度揣度审时度势置之度外
B.积攒攒集攒三聚五万头攒动
C.弄堂玩弄弄虚作假弄巧成拙
D.和牌和好曲高和寡和稀泥



2、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明代的?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戏剧家,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哥伦比亚的?被公认为是文学史上“魔幻现实主义”流派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2)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李煜《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
(4)在《过秦论》中,贾谊用“?、?”写出了反秦起义由星星之火顷刻间燎原开来的迅猛之势,其中也蕴含了秦朝失去民心,自取灭亡之意。
(5)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3、语言运用题  通过语文课堂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文人雅士,领略了他们的横溢才情。请你从课文中任选一个自己所欣赏的作者,仿照示例写一句话。(4分)
【示例】(白居易)他的诗句满怀愁绪,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情感真挚,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平易通俗,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单选题  对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解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太小,直到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句号多余
B.雨下得越来越大,每一个人从头到脚都湿透了,正在我们手足无措时,突然有一辆车停在我们面前,大家定睛一看,车里出来的是我们的校长,原来他怕我们被雨淋坏了,特地给我们送来了雨具。一逗到底
C.据资料统计在全世界57亿人口中约有半数人处于没有疾病却感觉身体并不健康的“第三状态”。 逗号苟简
D.那时的孩子们都希望自己,成为英雄。冒号误用为逗号



5、单选题  下列语句标点符号的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
B.?欧阳修在散文、诗歌创作,史传编写和诗歌评论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尤其以散文成就最高。
C.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勃不辞,公大怒。……公闻之,沉吟不语。……遂请宴所,极欢而罢。”看来,我们怎能把王勃这样一个天才少年与一般少年等量齐观呢?
D.?《秋声赋》一文的最大特色——就是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