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6 06:47: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1)香雾云鬟湿,?。?(杜甫《月夜》)
(2)今我来思,?。?(《诗经采薇》)
(3)?,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4)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5)知人者智,?。?(《老子》)
(6)?,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7)俶尔远逝,?。?(柳宗元《小石潭记》)
(8)明月松间照,?。?(王维《山居秋瞑》)


参考答案:
(1)清辉玉臂寒(2)雨雪霏霏?(3)落木千山天远大(4)又恐琼楼玉宇
(5)自知者明?(6)江山代有才人出?(7)往来翕忽?(8)清泉石上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
  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理由:它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会不枯竭,才思才会不间断。它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示例二: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理由:它告诉人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激励人们要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装帧楹联牛皮癣出奇不意
B.危胁痤疮水龙头藕断丝联
C.洲际荣膺掉书袋陈词滥调
D.幽雅安装萤光屏众口烁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出其不意? B威胁?藕断丝连? D荧光屏?众口铄金)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为下面的漫画《一次使用》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能揭示漫画的内涵。(60字左右)


参考答案:这是一幅把两棵绿树当筷子使用的画面。使用一次性筷子,就像手持刀斧砍伐森林。它警示人们:破坏自然环境就是自毁家园。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画面是一只手握着两棵树,树的上半部枝叶茂盛,下半部是筷子形状。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思考,由此联系到生活、社会。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________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_______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_________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
C.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
D.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标点符号的..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