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六)
2017-08-06 06:49: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跟着潮水一般的游客,你去逛逛城隍庙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烟迷漫佛像高大的正殿,虔诚进香的信男信女……在这里认识认识封建势力。
①你不妨顺便地考察一番
②形形色色的人群 ?
③各种各样的店铺 ?
④先看看最后一进的城隍娘娘的卧室 ?
⑤随着他们走进城隍庙的边门 ?
⑥两廊用布画像代塑佛的二殿 ?
A.①④⑥②③⑤
B.④⑥⑤①③②
C.③②①⑤④⑥
D.②③⑥①⑤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红楼梦》中的关于“黛玉之死”的一段话。请你展开联想,补充省略号省略掉的内容。划线句子,曾被红学专家们认为是“妙不可言”,请揣摩其丰富的意蕴,试品析其精妙之处。(4分)
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娟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
(1)补充省略掉的内容。(注意语言得体)(2分)
?
(2)试析划线句子的妙处。(2分)
?


参考答案:(1)“你好绝情”“你好狠”或“你好自为之”“你好好保重”等。(2分)(2)妙处一:“你好……”,这揪人心肺的凄楚之声,倾泻了她全部的爱和恨、血和泪、辛酸和哀痛。
妙处二:“你好……”,这让人断肠的哀怨之声,是对造成她爱情悲剧的封建势力的愤怒控诉。
妙处三:“你好……”,这惹人落泪的眷念之声,是黛玉对生命唯一知己——宝玉的一往情深的大胆倾诉。(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


本题解析: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一文中关于“委婉语”的理解,交际语言应该注意目的、场合、对象等,尽量做到得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却带有现代人的某种功利、庸俗的人际关系特点,因此很多人对拜年短信不胜其烦
B.为了完成《中国古代劝农制度的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课题组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夜以继日地研究分析,可谓苦心孤诣
C.张燕很恳切地对她的老同学教心理学的李教授说:“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你在高考前为我的女儿做一次考前心理辅导。”
D.工信部负责人表示2012年将以惠民生降价格为目标,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上网提速工程,规范宽带市场竞争行为,广大网民对此拍手称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D项,拍手称快: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情。所以选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东面”,古义:面朝东;今义:只表方位。C.自得,古义:得,获得,自然获得;今义:主要是自我得意、满足的意思。D.面目,古义:两个词;今义:脸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2010年6月6日,湖南凤凰古城沈从文故居管理处对外透露,将聘请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考生为沈从文故居的“名誉居民”,获此荣誉者可终身自由出入沈从文故居,此一提法一经曝光,立马在网上激起轩然大波。
B.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表示了对帝王陵墓发掘冲动的担忧,重申国家文物局对于主动挖掘帝王陵墓的坚决否定态度,并强调考古界要去除浮躁,千万不要为可能愈演愈烈的帝王陵墓经济学推波助澜
C.迄今为止,没有可信的统计数据可以支撑“加薪潮”将引发外企“逃离潮”这种振聋发聩的结论。相反,有大量事实可以确证,两者从来就不存在直接而普遍的因果关联。
D.香港《大公报》9日刊文《以色列四面楚歌 美政策调整逢机遇》。文章说,以色列对国际人道救援船频频使硬,陷入四面楚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