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6 06:54: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2010年岁末,国寿上海分公司和国际知名珠宝加工企业香港嘉麟金店,联手为鹤卡客户推出了“钻石,献给我最爱的人”的大型惠赠活动。
B.虽然四川盆地没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已是路人皆知,但各地仍然出现了“抢盐潮”,这种现象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灾难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D.民营企业的发展总要遇到出生难、融资难、准入市场难等难题,这些难题的根子在思想上。观念不改变,有好政策,也只能是歪嘴和尚念经——老跑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填写合适的语句,完成下面一段话。
青春是什么?有的人说青春是绚烂多彩的花季,是                ,是青翠嫩绿融融的春,是                 ,有的人说青春是欢笑时泪水,是流泪时的微笑,是轻松的压抑,是沉重的放纵,还有的人说青春是一坛醇香的酒,是一束鲜艳的花……每个人对青春都有自己的诠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正是为了尊长这种自迥异的答案与诠释,人们才匆匆走上一条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破译青春的密码。


参考答案:是阴晦而缠绵的雨季,是浪漫而炽热的夏,去探寻属于自己的谜底,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写与扩展的能力。填空时,要联系上下语境,注意用词的恰当与准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组是(?)
A.落/ 然刀面 / 剥故纳新 / 上下泻
B.花 / 不起 / 子重息事人 / 缺勿滥
C.驰 / 投奋剂 / 冲冲强人意 / 可告慰
D.询 / 结钢笔/ 电线薄欲出 / 香扑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mò? xiaō-- xūe? tǔ- -tù? B.hé--hè? dān--dàn? níng--nìng
C.bēn--bèn? xīng--xìng? chā? D.zhēng? gān---gǎn? pēn—pèn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B.今年冬天,福建闽侯旗山出现了难能可贵的雾凇奇观。
C.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小心翼翼的前进,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另人美不胜收。
D.第31届奥运会究竟花落谁家?不到投票表决那一天,恐怕一直是大家期待揭开的谜底。

本届中国女足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一届,像段芳芳、刘华娜等新人都处在20岁左右的花样年华,接受采访时有些羞答答,踏上赛场时有些怯生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无为而治,道家哲学,指统治者什么也不做却使天下大治。不合语境。)
B.(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用于表扬人。不能用于赞美景物。)
C.(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胜:尽。其主语应该是景,不能是人。删去“令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各项中标点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二首·水调歌头·游泳》
B.《琵琶行》(并序)
C.《[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D.《惠崇(春江晚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B应为《琵琶行〈并序〉》)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