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6 07:19: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然(kè)浸(zì)道(zhàn)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示例,为下面提供的两组镜头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4)
示例:
【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对司机微笑,并且敬礼。
【画外音】?
【镜头】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最后,教室里空无一人,日光灯一直亮到天明。
【画外音】?


参考答案:礼让三分,显示你对生命的珍爱;文明交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 亮了一夜的日光灯,丢了一时的责任心。


本题解析:本题看似仿写题,实质考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简明、连贯、鲜明、生动。语言表述不能有语病,另外错字、别字都有可能会成为减分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坍圮(pǐ)噱头(xuè)女红(ɡōnɡ)荦荦大端(luò)
B.揣度(duó)名宿(sù)频数(shù)引咎辞职(jiù)
C.夹克(jiā)蹩脚(bié)冠心病(ɡuàn)戛然而止(jiá)
D.棠棣(dì)伶俜(pīnɡ)采撷(xié) 空穴来风(xu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A项“噱头”的“噱”读xué。B项“频数”的“数”读shuò。C项“冠心病”的“冠”读ɡuān。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选出下列成语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
A.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B.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人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
C.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D.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沪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良莠不齐”指品德,改为“参差不齐”。
C“面目全非”是贬义词,应改为“面目一新”。
D “神机妙算”是褒义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都含有成语的一项是( )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④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⑤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②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①中的成语是“游目骋怀”;②中的成语是“情随事迁”。)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