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6 07:19: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凌万顷之茫然
D.客有吹洞箫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D均为定语后置句。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应为“以为凡是州之有异态山水者” ,C“凌万顷之茫然”应为“凌茫然之万顷”,D“客有吹洞箫者”应为“有吹洞箫客者”。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对于特殊句式,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经过   的醉驾者,如果还是我行我素,必将受到严厉的    
(2)他从小在文学创作上显露的   ,并没有成为他   的唯一。
① 才华    ②处罚     ③ 惩罚      ④才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处罚、惩罚: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才能、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晕倒/晕眩秘籍/慰藉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B.创伤/重创祛除/趣谈开门揖盗/缉拿归案
C.窥伺/伺机恫吓/胴体所向披靡/靡日不思
D.徘徊/低徊颤栗/打颤供认不讳/供不应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yūn? jí/jiè? háng/hàng ,B chuāng? qū/qù? yī/jī,C sì dòng mǐ,D huái? zhàn? gòng/gōng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对于那些乱闯红灯、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B.费俊龙、聂海胜的名字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非常熟悉,把他们看成是新时代的英雄。
C.你可知道,要拍摄一部电影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观众见面的。
D.突破载人航天,是我国高新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重要体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调查数据并归纳出四个结论。要求分析正确,语言简明、准确。(4分)
南方某网站发起“你担心西南大旱有何影响”的调查,问卷共列出9个选项,网友只能就其中自己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投票。共有60000余名网友参与了此项活动,调查结果如下:

序号
问 题 项
关注度(%)
1
南方和北方是否会同旱?
21.5
2
粮价上涨是否虚惊一场?
17
3
城市用水是否会实行限额供给制?
15
4
西南水电供应骤减、煤价上扬,电价是否会上涨?
12.6
5
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是否风景依旧?
10.6
6
水利建设待启,水利概念股是否会受到热捧?
8.4
7
鲜花受旱,世博、亚运用花是否会受到影响?
6.3
8
茅台酒、普洱茶的生产是否会遭受影响,导致价格上涨?
4.1
9
其他
4.5
 
(1)                                                                       
(2)                                                                       
(3)                                                                        
(4)                                                                         


参考答案:示例: (1)担心旱情发展是网民强烈的心声。
(2)面对旱情,民生问题(水、电、粮等)最牵动老百姓的心。
(3)对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的关注折射了旅游在当今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4)环境问题关系家事国事天下事。


本题解析:(4分)  每点1分。不作分析,照搬材料不给分;分析不合理不给分;语言累赘、不流畅,扣1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