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6 07:30: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不超过26个字。(4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教育”给学生以“真”,“人格教育”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教育”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参考答案:
语文“人技”、“人格”、“人生”三重教育教给学生真善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望夏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前赤壁赋》)
(2)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参考答案:22.
(1)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仔细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消息:2010年11月7日《南方日报》讯:广州公共交通不再全民免费了。昨晚9时30分,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从明天零时起转变亚运期间公共交通优惠方式。因近日搭乘公交人数激增,而公交运力有限,故将全民免费改为发放现金交通补贴,全市地铁(包含广佛线)、公交线路及轮渡恢复收费。广州市交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给市民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希望市民给予更多的谅解和支持。
背景:2010年10月27日广州市正式公布:在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46天里(11月1日至29日、12月5日至21日),剔除13个双休日和3天新增假期后的30个工作日里,市民都可免费享受公共交通服务。全市所有公交、地铁、水巴可免费搭乘。广州市交委表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不需要刷卡或投币,也不需要出示任何身份证明,即可免费乘车。
消息一出,即引起网络热议,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部分网友的意见,请你分别以网友(3)(4)的名义针对这一新闻事件另选角度写两条评论,注意用语文明。
网友评论
网友(1):现金补贴更实惠,赞一个!
网友(2):标新立异,只想政绩,好大喜功,不顾后果,太儿戏了!
网友(3):?
网友(4):?


参考答案:示例:①知错能改,善莫大焉!②朝令夕改!又是拍脑袋的产物吧,望政府科学决策,三思而行!③市民素质有问题,太爱贪小便宜,公交免费,还不挤爆?④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主动致歉,有诚意,有进步!……?(每条3分;只有陈述,无观点无看法无针对性,不得分;与例句重复或两条意思相近,酌情扣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选做题)题解多是对文章的题目和内容进行的概括性的解释。从下面提供的文章篇目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写一则课文题解,要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
  示例:《别了,“不列颠尼亚”》 ?
  这是一个特殊的事件,它标志着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正式宣告了港英统治的结束,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灿烂的紫荆花区旗飘扬在中国香港的上空。《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提供篇目:荀子的《劝学》?
       鲁迅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劝学》这是一篇告诫的“劝学”,它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这是一篇委婉的“劝学”,它劝导人们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劝学”,它具有论证上的逻辑美、语言上的形象美、对比中的立体美、文气上的贯通美。 ?
示例二:《祝福》这是一个凄凉的祝福,这祝福在冰冷的世界里令人疾首蹙额;这是一个冷漠的祝福,这祝福在其言冷语中扼杀了一个无声的生命;这是一个麻木的祝福,这祝福在没有知觉的黑暗中自生自灭。(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画线处朴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个字。(4分)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    ①   ,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②    ,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答:①                                   ②                                  


参考答案: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 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要准确在画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就一定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去做,即根据上下文。第一处,前一句话是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横线前的内容是“情是诗的内容”,横线后有“义”是诗的社会效果。可见横线上的对象应是言和声,再根据“情是诗的内容”,就可以得出“言和声是诗的形式”的结论,答案也就有了。第二处也应做出这样的分析去解决问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