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08-06 07:42: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四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A?莫衷一是?一如既往?偃旗息鼓?好高务远?到处传颂
B?不胫而走?老生常谈?除恶勿尽?出奇制胜?厉兵秣马
C?讥诮?变幻莫测?爆炒?招摇撞骗?克苦
D?真知灼见?诙谐?惹是生非?精粹?若即若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务——骛?颂——诵? B:勿——务? C:克——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道(ɡuàn)  甲(qiào)胃口(dào)短汲深(ɡěnɡ)
B.金(yònɡ)龉(jù)黑锅(bēi)甲归田(jiě)
C.颓(mǐ)报(dǎo)冲冲(xìnɡ) 斗转移(shēn)
D.蔽(pínɡ)意(zhònɡ)花朵(ɡū)列其中(tiǎ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倒”读dǎo。B项“龃”读jǔ。C项“道”读dào。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围绕“青春”另写两组句子,要求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青春是旷野,不是为了流尽溪水,而是要长出森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青春是泥土,不是为了接收腐朽,而是要孕育收获;青春是苗圃,不是为了培育杂草,而是要布满鲜花。(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把下面5句话按顺序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司马迁终于用自己的心,用自已的血,用自己的愤慨之激情,写下了这样一段惊天地、泣鬼神、通古今、烛万世的妙文。司马迁是不屈的,                。他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赞颂。
①以公正之笔为后人留下了可读可信的历史
②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
③不饰帝王之功
④没有屈下正直的脊梁
⑤不隐权贵之恶
A.①②④③⑤
B.②③④⑤①
C.②④③⑤①
D.③④②⑤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从句子照应关系的角度考查。②④都是诠释“不屈”二字,紧跟其后。答案即出。
考点:本体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句子连贯题要着眼于话题的一致性、语序的合理性,考虑到前后的照应和句式的协调等,特别要注意提示句子前后衔接的词语和文段的结构如是否是总分总结构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做生意,当然讲__,但借此让山区脱贫,却是我们更大的愿望。
(2)生意做得活,有了__,我们将扩大投资,把公路修到荒山深处。
(3)人家吃团圆饭,你从门缝里__什么?
(4)他下不了决心,又摸不清底细,难免徘徊__。
A盈利 营利  观望 张望   B盈利 营利 张望 观望
C营利 营利 盈利 观望  D营利 盈利 张望 观望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识记字音》..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