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八)
2017-08-06 07:45: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的、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芝麻儿。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惊喜;_____________。(  )
A.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山,却欣喜万分——它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意——他相信人永远不会臣服自己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人与山的对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B.最近荆州大量出土的文物,说明了我国古代楚王雄霸一方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产品生产流程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语序不当,“每年”应放在“10%”之前;B项,语序不当,“大量”与“出土的”互换位置;D项,成分残缺,可在“审美”后加“价值”。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国南方出现了多次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人们未雨绸缪,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B.大家对我的剧本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尤其是张教授的一番建议,真可谓是狗尾续貂。
C.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D.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未雨绸缪:趁着还没有下雨,先修缮房子门窗,比喻事先做好防备工作;B狗尾续貂:谦辞,比喻事物的美丑前后不相称;D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993年以来,全世界至少有上百个国家程度不同地开展了反腐败运动。它们采取了健全各项法律制度、强化舆论和行政监督及加强对官员职业道德教育等措施。有些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反贪机构。国际上还建有全球性的廉政组织,联手反贪防腐。
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贪污腐败是一种国际化现象
B.近年来,各国加大了反贪防腐的力度
C.反贪防腐是各国政治的主要课题
D.近年来,贪污腐败现象在各国得到了抑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根据要求提取下面—段话的主要信息,并用关键词表示出来。其中已提供了三个关键词,请补写出另外三个关键词(每个词语都不超过5个字)。(4分)
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           ,必然性,               
(2)人学的史学观:              ,              ,生命的热血。


参考答案:⑴冰冷、逻辑(或逻辑的链条)⑵慈悲(或满怀慈悲)、戏剧性


本题解析:这道题要求分别提取有关“历史纪年法史学观”和“人学史学观”的关键词,我们就只能去寻找能表明这两种史学观特点的词语。这就意味着我们没必要到前两句去找。我们还要意识到,既然是两种对立的史学观,那两组关键词在语意上就应该是相反的。这其实是题目的一个隐含要求。分析至此,答案自明: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