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六)
2017-08-06 07:53: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B.数码媒体艺术对于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但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正日益受到关注。
C.在雷锋精神渐被遗忘的今天,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广大青年的思想道德水平。
D.“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形式,必须把“软实力”建设纳入到国家战略中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是否能”和“成功的关键”对应错误。B语序颠倒,应该是“大多数人对于数码媒体艺术陌生”或者在大多数人后加“来说”。C搭配不当,“水平”可以“提高”但是不能“培养”。
点评:前后对应是否一致的病句类型是经常那个考查的,要么一面对一面,要么两面对两面,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都是错误的,A项可以这样改“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或者“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败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从下面这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听到乐刘会的呼救声,救援人员闻讯赶到。此时乐刘会压在废墟中已近70个小时,援救过程中她断断续续告诉记者:
  “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我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
  “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
  “没有(你们的)声音,我就不喊了。我要节省力气。”
  “我坚持着。我现在还活着,我很高兴。”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在里面会自己保护自己的。”
  在废墟中,她告诉其他被埋的同事:“一定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正是靠着坚定的信心,她熬过了漫长的时间。
  5月15日 下午4点,被埋72个小时后,乐刘会终于获救。当奥运会担架上的乐刘会看到妈妈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放声痛哭。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个字)


参考答案:示例:
  论点:信心能创造奇迹。
  论据:四川大地震中,乐刘会被埋在废墟中72个小时。她坚信会有人来救援,并一直坚持到获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水浒传》中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
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我们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冈”是一句绝妙的广告词。请你展开想象,写出酒店主人的两点用心。(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①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消费;②既劝量小者不贪杯,又刺激海量者多饮酒;③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提高经济效益。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三碗”“不过”给人带来的心理作用和从酒店主人的心理角度去分析,如,酒店主人为了吸引顾客,而故意宣传酒的浓烈,从提高经济效益角度,从善意规劝的角度等方面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明得体。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②?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
主持人:④?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参考答案:
示例:①?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②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③空巢老人缺少关怀。④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火尚足以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形容词作动词,照明;B形容词作名词,圣人;C形容词作名词,深度;D.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