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6 07:59: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参考答案:(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六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参考答案:(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
(4)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①(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乏。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小题1】孟子认为杨朱、墨翟这两种学说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根据上面的选段,简要谈谈孟子在行为上提倡什么主张。(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6分)(1)两种学说在当时社会上广泛流行;②两种学说偏执一端,缺乏变通。③两种学说对“道”都会产生损害。
【小题2】)孟子提倡中庸权变,反对极端偏执。杨朱利己而害仁,墨翟兼爱而害义,两家的主张各执一端,因而受到孟子无情地批判。孟子既肯定了子莫执守中道行为,但又指出子莫执中而不知权变有害于时中的缺点。


本题解析:
【小题1】抓住文段中“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这些评价性的句子来揣摩才能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要理解清楚文段的意思。文段中“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这两句话是揣摩孟子主张的关键。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①孟子说:“(如今)圣王不出现,诸侯放纵恣肆,隐居不仕的人横发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塞天下。天下的言论,不是归向杨朱派,就是归向墨翟一派。杨朱宣扬一切为自己,这是心目申没有君王;墨翟宣扬对人一样地爱,‘这是心中没有父母。心目中无父无君,这就成了禽兽。”②孟子说:“杨子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墨子提倡‘兼爱’,(哪怕)从头到脚都受伤,只要对天下有利,也愿意干。子莫持中间态度,持中间态度就接近正确了。(但是,)持中间态度而没有变通,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执着于一点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损害了道,抓住了一点而丢弃了其他一切的缘故。”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简要说明“金玉良缘”或“木石前盟”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如答: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也可以。)(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李白在《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之情。
(2)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此情无计可消除;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六朝旧事随流水;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