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卖书
郭沫若
①我平生苦受了文学的纠缠,我弃它也不知道弃过多少次数了。我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民国二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民国三年的正月我初到日本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二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买的了。走的时候本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终究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的一两年,它在我的笥里还没有取出过的呢。
②在日本住久了,文学的趣味不知不觉之间又抬起头来,我在高等学校快要毕业的时候,又收集了不少的中外的文学书籍了。
③那是民国七年的初夏,我从冈山的第六高等学校毕了业,以后是要进医科大学的了。我决心要专精于医学的研究,文学的书籍又不能不和它们断缘了。
④我起了决心,又先后把我贫弱的藏书送给了友人们,明天便是我永远离开冈山的时候了。剩着《庾子山全集》和《陶渊明全集》两书还在我的手里。这两部书我实在是不忍丢去,但我又不能不把它丢去。这两部书和科学的精神尤为不相投合的呢。那时候我因为手里没有多少钱,便想把这两位诗人拿去拍卖。我想日本人是比较尊重汉籍的,这两部书也比较珍奇,在书店里或者可以多卖些价钱。
⑤那是晚上,天在落雨。我打起一把雨伞向冈山市上走去。走到了一家书店,我进去问了一声。我说:“我有几本中国书……”
⑥话还没有说完,坐店的一位年青的日本人怀着两只手粗暴地反问着我:“你有几本中国书?怎么样?”
⑦我说:“想让给你。”
⑧“哼”,他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又把下颚向店外指了一下,“你去看看招牌罢,我不是买旧书的人!”说着把头一掉便顾自去做他的事情去了。
⑨我碰了这一个大钉,失悔得甚么似的,心里又是恼恨,这位书贾太不把人当人了,我就偶尔把招牌认错,也犯不着以这样傲慢的态度待我!我抱着书仍旧回我的寓所去。路从冈山图书馆经过的时候,我突然对于它生出无限的惜别意来。这儿是使我认识了Spinoza,Tagore,Kabir,Goethe,Heine,Nietzsche①诸人的地方。我的青年时代的一部分是埋葬在这儿的了。我便想把我肘下挟着的两部书寄付在这儿。我一起了决心,便把书抱进馆去。那时因为下雨,馆里看书的没有一个人。我向着一位馆员交涉,说我愿寄付两部书。馆员说馆长回去了,叫我明天再来。我觉得这是再好没有的,便把书交给了馆员,诿说明天再来,便各自走了。
⑩啊,我平生没有遇着过这样快心的事情。我把书寄付了之后,觉得心里非常的恬静,非常的轻灵,雨伞上滴落着的雨点声都带着音乐的谐调,赤足上蹴触着的行潦也觉得爽腻。啊,那爽腻的感觉!我想就是耶稣的脚上受着Magdalen用香油涂抹时的感觉,也不过是这样罢 ——这样的感觉,我到现在也还能记忆,但是已经隔了六年了。
⑾自从把书寄付后的第二天我便离去了冈山。我在那天不消说是没有往图书馆里去过。六年以来,我坐火车虽然前前后后地经过了冈山五六次,但都没有机会下车。在冈山的三年间的生活的回忆是时常在我脑中苏活着的;但我恐怕永没有重到那儿的希望了罢。
⑿啊,那儿有我和芳坞同过学的学校,那儿有我和晓芙同栖的小屋,那儿有我时常去登临的操山,那儿有我时常弄过舟的旭川,那儿有我每朝清晨上学每晚放学回家必然通过的清丽的后乐园,那儿有过一位最后送我上车的处女,这些都是使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但我现在最初想到的是我那庾子山和陶渊明集的两部书呀!我那两部书不知道果安然寄放在图书馆里没有?无名氏的寄付,未经馆长的过目,不知道究竟遭了登录没有?看那些的书籍的人,我怕近代的日本人中终竟少有罢?即使遭了登录,我想来定被置诸高阁,或者是被蠹蛀食了?啊,但是哟,我的庾子山!我的陶渊明!我的旧友们哟!你们莫要怨我抛撇!你们也莫要怨知音的寥落罢!我虽然把你们抛撇了,但我到了现在也还在镂心刻骨地思念你们。你们即使不遇知音,但假如在图书馆中健存,也比落在贪婪的书贾手中经过一道铜臭的烙印的,总还要幸福些罢?
⒀啊,我的庾子山!我的陶渊明!旧友们哟!现在已是夜深,也是正在下雨的时候,我寄居在这儿的山中,也和你们冷藏在图书馆里一样的呢。但我想起六年前和你们别离的那个幸福的晚上,我觉得我也算不曾虚度此生了,我现在还要希望什么呢?也还要希望什么呢?
⒁啊,我现在的身体比从前更加不好了,新添了三个儿子已渐渐长大了起来,生活的严威紧逼着我,我不知道能够看着他们长到几时?但我要把他们养大,送到社会上去做个好人,也是我生了他们的一番责任呢。我在今世假设没有重到冈山来看望你们的时候,我死后的遗言,定要叫我的儿子们来看望。你们的生命是比我长久的,我的骨化成灰,肉化成泥时,我的神魂是藉着你们永在。
[注]①依次为斯宾诺沙、泰戈尔、伽比尔(印度诗人)、歌德、海涅、尼采。
小题1:“我寄居在这儿的山中,也和你们冷藏在图书馆里一样的呢”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在“藏”的前面加一“冷”字,请从字义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4分)
答:“冷”是“冷落”(或答为“不热闹”“很少人过问”)的意思。(1分)那两本书被人抛撇在图书馆中,知音寥落,很少有人问津;(1分)作者离开繁华热闹的城市和旧友,寄居山中,感到冷清、落寞与遗憾。(2分)
小题2:作者说“我平生苦受了文学的纠缠”,结合全文,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5分)
答:①我小时候便喜欢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民国二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②因为决心要专精于医学的研究,我迫不得已和文学书籍断缘;③在书店卖书时因碰钉子而失悔、恼恨,因此将书仍旧抱回寓所;④路过冈山图书馆时产生出无限的惜别意味;⑤为两部喜爱的书找到归宿之后,我的心里感到愉快、恬静、轻灵与爽腻;⑥将书寄付之后,又对他们刻骨铭心地思念。⑦书的生命比“我”的生命恒久,“我”的神魂是藉着你们永在。(以上7点,任答5点得满分。)
小题3:试概括作者对《庾子山全集》《陶渊明全集》两部书的情感态度的变化。(3分)
答:①不舍(不忍)——②快慰(快心、爽腻等)——③思念(担心、祝福等)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5分)
答:不好。(1分)因为最后一段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两套书籍在这里已经提升为文学的象征。(2分)在这一段中作者表达出了对后代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希望,进一步表达出作者对文学的挚爱和深情。(2分)(只答“不好”,没有陈述理由不给分)
小题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1)简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2)简析本文的抒情艺术
参考答案:小题:?“冷”是“冷落”(或答为“不热闹”“很少人过问”)的意思。(1分)那两本书被人抛撇在图书馆中,知音寥落,很少有人问津;(1分)作者离开繁华热闹的城市和旧友,寄居山中,感到冷清、落寞与遗憾。(2分)
小题:①我小时候便喜欢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民国二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②因为决心要专精于医学的研究,我迫不得已和文学书籍断缘;③在书店卖书时因碰钉子而失悔、恼恨,因此将书仍旧抱回寓所;④路过冈山图书馆时产生出无限的惜别意味;⑤为两部喜爱的书找到归宿之后,我的心里感到愉快、恬静、轻灵与爽腻;⑥将书寄付之后,又对他们刻骨铭心地思念。⑦书的生命比“我”的生命恒久,“我”的神魂是藉着你们永在。(以上7点,任答5点得满分。)
小题: 1)卖书的原因:这两部书和科学的精神不相投合;(1分)那时候我手里没多少钱;(1分)作者想日本人比较尊重汉籍,两部书也比较珍奇。(1分)
2)赠书的原因:我在冈山图书馆认识了那么多文学名人,我也想让书找到一个好的归宿,碰到知音;(1分)因为那个年青人的原因,我不想让书落到贪婪的有铜臭烙印的书贾手中。(1分)
小题:不好。(1分)因为最后一段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两套书籍在这里已经提升为文学的象征。(2分)在这一段中作者表达出了对后代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希望,进一步表达出作者对文学的挚爱和深情。(2分)(只答“不好”,没有陈述理由不给分)
例文一:
一线串珠
——《卖书》的结构特点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一线串珠的结构方式使文章内容始终围绕“书”展开,一层一层展开叙述。这样的纵式结构使文章严谨有序,感情也随之次第加深。
文章以“书”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下笔即写自己平生苦受文学的纠缠,接着就以小时候自己与书的故事展开回忆来说明这一点。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写自己在决心学医时,书又再次让自己为难。就在书被寄付在图书馆之后,书更成为作者思念的对象,这时的书在文中也成为了文学的象征。最后,文章在作者对书深情的牵挂和赞美中结束。
在文中,“书”这一线索贯穿了卖书、赠(寄)书、想书三个相互衔接的环节。作者因要学医等缘故,不得不卖掉自己的爱书,而又因日本书贾的原因打消掉了卖书的念头;然后又顺水推舟地将书寄付在图书馆;六年过去,剩下的只是对书无尽的思念。三个环节由“书”贯穿,井然有序,水到渠成。
一个线索成为连缀文章内容的纽带,这种一线串珠的结构特征,使文章结构更有条理,层次更加分明,叙事和抒情也更为流畅、自然。
例文二:
简析本文的抒情艺术
文章流溢着作者对书、对文学的挚爱和深情。在表达情感时,作者以直抒胸臆为主,兼以寓情于事,运用修辞的方法,使情感的表达臻于完美。
寓情于事,即通过叙述抒情。文章卖书和赠书的环节主要是记叙和回忆,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充满感情的笔调。比如:“苦受了文学的纠缠”“小的时候便喜欢”“又收集了不少的中外的文学书籍”,这些句子都带有作者对书的喜爱依恋之情;“不能不和它们断缘”“实在是不忍丢去”“突然对于它生出无限的惜别意来”,这些句子也让读者看出了作者的不舍与无奈。
直抒胸臆主要体现在思念书的环节中。作者不惜笔墨,直接抒发对书的思念。如:“我虽然把你们抛撇了,但我到了现在也还在镂心刻骨地思念你们。”让人读来,倍受感染。尤其是第二人称的运用拉近了与抒情对象的距离,为情感的直接抒发增色不少。
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也是本文抒情艺术的一大特色。如:“我的庾子山!我的陶渊明!”这种呼告形式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将我对这两部书的爱表露得淋漓尽致。大段的排比、设问更是写出了作者对书的极度牵挂和思念。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选做题)
百年前的李鸿章
王树增
1852年,29岁的李鸿章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名列第二。太平军起义后,李鸿章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京城,回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
当太平军直逼上海时,无人愿意置身事中,因为此举等于要孤军深入到拥有百万之众的太平军后方。但李鸿章愿意去。这一去便让上海人目瞪口呆,这一去便让他组建的淮军名声鹊起,李鸿章也因此被封为一等肃毅伯爵,戴双眼花翎。
淮军需要武器,1863年李鸿章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帐: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卖到30两银子,一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他说,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大清中叶以后,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运输,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一直运营到1949年。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李鸿章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作为大清国唯一出访过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的重臣,李鸿章深知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由于他的支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局、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曾对美国人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政府必须邀请欧关资本进入大清国,以建立现代的工业企业,帮助大清国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大清国欢迎欧美来华投资,提供资金和技工。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大清国自己控制。他说:“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在中国还处在男人梳长辫、女人裹小脚的时代,李鸿章的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的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他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之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廷令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知道如果采取强硬的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可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带着《马关条约》回国时,李鸿章却成了举国的“公敌”。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与逼迫下在丧权辱国的《议和大纲》《辛丑条约》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一个巨大的帝国屡战屡败,却每一次都要讨伐李鸿章不能维护国家权益。李鸿章吐血了。
一辈子与蛮横的洋人周旋得身心俱憔的李鸿章死前留有遗折一封。他说,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持有这样的认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正如梁启超所言,国人在对其咒骂痛斥之时,万“不可不深自反也”,万“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梁启超还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选自王树增《1901》,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李鸿章早年便大有作为,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崭露头角,也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与器重,被派往安徽组织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军。
B.李鸿章购买洋人机器设备并创办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以此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大清国的近代化进程。
C.当国人自上而下固步自封做着天朝美梦时,李鸿章就清醒地看到了外国列强的叵测用心,进而坚决抵制其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
D.作者一反以往对李鸿章卖国的常论,客观评价他的才智、远见及其贡献,还李鸿章以公道,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就此盖棺定论。
E.作者撷取了李鸿章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再现了这位晚清重臣的悲剧人生,其不幸命运实乃所处时代悲剧的真实写照。
(2)百年前的李鸿章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
(3)为什么说中日甲午之战使李鸿章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请简要分析。
?
(4)在评价国人眼中的“误国者”李鸿章的时候,梁启超曾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你是否认同梁启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
参考答案:(1)BE
(2)其贡献具体表现在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和具体而有实效的作为。
见解:引进外资以发展本国实业;保护大清国国家主权;打开国门开展双边贸易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为:①平定战乱,使国家恢复安定。②亲自独立创办军工、运输、通信等实业。③支持并参与洋务派创办铁路及各种工厂、学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3)①朝野不知外事及国力之详情却极力主战,李鸿章不得已应战导致战败。
②奉清廷之令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③朝廷的腐败无能导致疆土被分割,在慈禧的授意与逼迫下,李鸿章做了替罪羊。(意思答对即可。)
(4)看法一:同意梁启超的观点。①李鸿章29岁便显露才识,后又组建淮军并取得平叛的胜利,创办实业并取得一定实效,故“敬李鸿章之才”。②李鸿章很早就认识到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要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却少有人共鸣,故“惜李鸿章之识”。③大清国每当存亡危急时,均要李鸿章承担最难堪之事,屡战屡败又全由李鸿章承担一切罪责,无人体谅李鸿章的处境,理解其良苦用心,故“悲李鸿章之遇”。
看法二:不同意梁启超的观点。①李鸿章以及洋务派的主张并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没有起到强国的作用,故“才不真”。②李鸿章没有认清中国帝王统治的弊端,被朝廷支使,故“识不透”。③李鸿章的遭遇,除了朝廷的腐败统治之外,也有其自身屈从朝廷这重要的原因,故“遇不值得悲”。
看法三:要辩证地分析。①李鸿章有才识,但是没能冲破时代的束缚,其才识仅服务于朝廷,故可认同不值得敬仰。②李鸿章有关于国家主权等的远见卓识,但这是纸上谈兵,难以实行,故可钦佩不值得惋惜。③李鸿章不是“误国者”,但又不是卫国者,故其遭遇可同情不值得悲伤。(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能听到我吗
王新
①这样的处境实在尴尬。吵闹的酒会现场,无数种声音叠加在一起。你甚至无法听清楚同伴在说些什么,尽管她张着嘴,而且表情丰富。更遗憾的是,你听不清楚附近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人的说话内容。科学家们称这个现象为“鸡尾酒会现象”。其实,“鸡尾酒会现象”的主体不仅可以是人,还可以是青蛙、小鸟、昆虫和其他经常聚会的生物。
②当数百只青蛙一起鸣叫时,雌性青蛙如何找到令自己心仪的那只青蛙?当背景声音过于嘈杂,正在费力合唱的青蛙们如何分辨其他生物的叫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把精力集中在研究生存在嘈杂环境中的动物的交流问题。寻找动物们的特征性叫声,找来录音器,研究人员便可以深入了解动物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③雄性树蛙的招牌叫声由一组颤音组成。颤音的音质、颤音的长短、颤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些对吸引异性至关重要。雄性树蛙总是选择水边作为鸣叫的最佳位置,选择太阳落山时作为求偶的最佳时间。当只有几只树蛙和声时,它们的颤音短促,当合唱团的队伍壮大后,雄性树蛙发出的颤音拉长。雄性树蛙拉长颤音的同时,还会降低颤音的频率,这可能是想让自己的叫声在和声中凸显出来。而且,有证据显示,雌性树蛙偏爱发出较长颤音的雄性树蛙。
④当然,动物的所有发声并非都与求偶有关。黑顶山雀的社会性很强,有些群体呆在一起的时间长达数月。黑顶山雀的鸣叫很有特色,其中的“滴”音最为响亮。鸣叫声常被用来维系群体团结,有时,则被用作警报。科学研究发现,群体的大小也会影响黑顶山雀的鸣叫。群体越大,黑顶山雀的鸣叫声的元素越多样,尤其是在竞选群体中的领导职务时。更神奇的是,黑顶山雀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时,它们的鸣叫声也不同。就像是我们在与不同的人交谈时,我们会选用不同的语气和措辞。
⑤许多新生动物总是叽叽喳喳。它们的叫声不仅表达对陌生世界的好奇,也是在争取更多更好的食物。嗷嗷待哺的幼鸟总是提高嗓门,以此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获取更多的食物。研究发现,谁的嗓门最大,叫声最密集,谁获取的食物最多。正所谓,嗓门大的鸟儿有饭吃。
⑥不过,随着周围环境中的噪声越来越大,幼鸟的嗓门也越来越高。科学家们研究树燕,想搞清楚环境噪声是如何影响幼燕的求救鸣叫的。他们发现,树林附近的声音在50分贝左右,有风的呼啸声、奔驰在旁边公路上的卡车声、河中的流水声和幼燕同伴的叫声,还有其他动物的叫声。他们发现,如果周围环境中的噪声分贝提高,嗷嗷待哺的幼燕索取食物时的叫声更响亮。
⑦在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录制了一段特定分贝的说话声。在他们离开树林之前,他们用录音机播放这段说话声。5天后,他们发现,幼燕叫声的音量有了明显提高。意外的是,关掉录音机后,幼燕叫声的音量并没有降下来。这种变化可能是对越来越嘈杂的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进化。这对幼燕而言是有益的。但是,长此以往,噪声越来越大,它们的叫声是否会达到极限?又或者,树燕妈妈不能识别它们的叫声,那时这些幼小的生命是否会饿死呢?
⑧这样的担心并不为过。这样的假设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鸟儿把巢筑在离人类活动不远的地方,而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嘈杂。不仅鸟儿,越来越多的其他动物也正受到波及。有报道称,因为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生活在城市中的青蛙甚至找不到配偶,青蛙数量急剧下降。人们尚且不能忍受噪声污染,更何况无辜受到牵连的动物。即使它们再聪明,也不堪忍受,很难想出良策。那么,请尽你所能,保持安静。?(选自《科学画报》2010年第9期,有删改)
小题1: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对文中加点的两处词语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动物的鸣叫声与哪些因素有关?(5分)
小题3:作者以“你能听到我吗”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合唱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聚集在一起鸣叫的大群雄性树蛙。
②“竞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黑顶山雀为争夺等级地位鸣叫的变化。
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其中答对手法1分,效果分析1分,共4分。
小题2:动物的鸣叫声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求偶;②群体的大小;③对象的不同;④对陌生世界的好奇;⑤争取食物; ⑥环境噪声。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对其中5点得5分。
小题3:①用询问的语气写出了动物想要在周围的噪声中突出自己,从而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②用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富有亲切感;
③含蓄地表达希望人类减少噪声污染,给动物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的主旨。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有特色的语言,大多数是使用了表现手法的。很多同学最熟悉的就是比喻和拟人,我们就可以找出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一些语言。例如:“合唱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聚集在一起鸣叫的大群雄性树蛙。“竞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黑顶山雀为争夺等级地位鸣叫的变化。
点评: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表达技巧。因此,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表现手法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表现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方面作答。
小题2:试题分析:该题型在语言表述题里算是相对容易的,我们做这类题的时候,就顺着文章往下找,将那些影响因素一一找出来即可。
点评: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确定了答题范围后,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小题3:试题分析:本文主旨是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想要给动物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用这个题目很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这样询问的语气容易让人有亲近感,也容易使读者产生兴趣。
点评:作用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头戏,经常会考到,一般这种题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结构,二者缺一不可。而结构方面,一定要注意该句的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NFC:打造精彩生活
近日,一种全新的移动非接触式通讯技术——NFC逐渐成为移动通信产业的热门。作为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NFC技术可以在公共交通、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巨大的作用。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飞利浦公司发起的,由诺基亚、索尼等著名厂商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电脑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NFC最初只是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单合并,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相当迅速,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带来全新机遇。NFC的近距离交互功能大大简化了电子设备间的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更清楚。通过NFC,电脑、数码相机、手机、PDA等多个设备之间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无线连接,进而实现数据交换和服务。
与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传输范围比RFID小,但由于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而作为一种面向消费者的支付技术时,NFC比红外更快、更可靠,操作也更简单。与蓝牙相比,NFC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蓝牙适用于较长距离的数据通信,能够弥补NFC通信距离的不足。NFC与蓝牙可以互为补充,例如当公众场所里有多个蓝牙设备的时候,用户往往难以确定哪个才是目标设备,而两个确认交换的用户只要把装有NFC芯片的手机靠在一起就能实现数据传输。这就避免了对目标设备进行搜索并建立连接所带来的不便。
目前。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传输数据。
在不久的将来,如果NFC技术能进一步普及,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甚至改变人们使用信用卡、钥匙和现金的方式。?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3期上)
小题1:下列对“NFC”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NFC是由飞利浦公司发起的,由诺基亚、索尼等公司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
B.NFC是由RnD技术和网络技术合并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C.NFC是一种全新的移动非接触式通讯技术,给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全新机遇。
D.人们可以通过NFC的互联技术,在近距离内轻松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