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06 08:01: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中国而言,可谓百年一遇,百年梦圆。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下句,彰显世博会理念。
(5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世博,使社会愈和谐
世博,使人类再创新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毅然决然地把西方这一套理论搬进来,并当成宗旨“鞠躬蹈之”,于是中国现代文学便踏上了扑溯迷离的“进步”之路。
B.如果我们把这种现象用理论的眼光来加以统摄,那么,它可以被说成是人的认识的滞阻,它可以作为一种潜意识孕含于人的内心。
C.在这阴谋诡计永远压倒真理、正义受到嘲弄的地方,在这最鄙薄的情欲和最无稽的恐惧常临驾于人类的神圣利益之上的地方,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D.一篇好的高考作文,不是充斥着华丽辞藻的作文,而是有“个性”的作文。这里所谓的“个性”,并不是“惊世骇俗”的“歪理”,而是对材料中某一个问题本质的深入挖掘,写出真实的“自我”与诚挚的情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扑溯迷离—扑朔迷离。B.孕含—蕴含。C.临驾—凌驾。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勘察  前仆后继  提纲挈领  揠旗息鼓
B.慰藉  优柔寡断  穷兵黩武  明火执仗
C.脉博  同仇敌忾  利令智昏  沽名钓誉
D.赧然  贻笑大方  提心吊胆  日没途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偃旗息鼓;C.脉搏;D.日暮途穷。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重大事件。高中语文读本课文在节选的小说第七十四回里,着重写了晴雯、探春对这次抄检的态度。请依据下面的两处描写,简析这两个人物在这次冲突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性格特征,要求语言简洁、准确、鲜明。(4分)
(1)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倒,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例,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
(2)探春道:“……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参考答案:示例:⑴面对这种残暴而愚蠢的行为,晴雯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并预感到抄检是针对她而来的,必然大祸临头,因此毫无幻想,毫无畏惧。充分表现了她聪明机智,敢作敢为,大胆反抗的性格特征。(指出态度1分,指出性格特征1分,共2分)
示例:⑵探春从家族的全局利益出发,认识到这种“抄检”是家族自杀自灭的行为,对这种行为坚决反对。表现了她眼光敏锐,头脑清醒,有胆有识的性格特征。(指出态度1分,指出性格特征1分,共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保留全部信息。(4分)
他们都是山里的孩子,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同样怀有远大的理想,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斗志,建设家乡是他们美好的愿望。


参考答案:同一片蓝天下,他们都是怀有远大的理想而没有被生活的窘迫磨灭斗志的,怀有建设家乡美好愿望的山里孩子。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长短句转换,先找主干句“他们都是山里的孩子”,再把修饰成分单独成句。单句2分,句子连贯2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