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06 08:04: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用简明的文字介绍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当玉器含珠、银河泻影、月洁风清之夜 , 仰望寥廓的长空 , 那漠北的秋风 , 送来阵阵雁鸣 , 正是“西风起 , 北雁南飞” 。这些可爱的“羽族旅行家”来自它们遥远的故乡一一寒气森森的西伯利亚 , 它们要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这一年一度的“大搬家”, 是它们世代相传的习惯。雁在迁徙过程中不像杜鹃那样孤身而行 , 而是以有经验的老雁为先导 , 结伴长征 , 且鸣且飞 , 缓缓而行 , 往往排成整齐的队伍 , 正像古代诗人笔下所吟咏的“晓来渔棹惊飞起 , 书破遥天字一行” 。它们之所以排出整齐的“人”字 , 倒像有点懂得“空气动力学”的味道。


参考答案:
秋夜 , 北雁结队南飞过冬。


本题解析:
( 陈述对象是 “ 北雁” , 陈述内容是 “ 南飞” , 飞的方式是 " 结队 ") )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福建省)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 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公顷倾斜废寝忘食为民请命
B.纰漏皲裂劈波斩浪披荆斩棘
C.瑰丽硅谷规行矩步众望所归
D.婚姻谙熟阴错阳差绿草如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废寝忘食qǐnB皲裂jūnD谙熟ān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浸渍(zì)砧板(zhēn)黯然(àn)绯红(fēi)自怨自艾 (ài)
B.妊娠(shēn)攒(cuán)射 舂粮(chūn)荷(hè)蓧殒身不恤(yǔn)
C.疱疹(bāo)桎梏(gù)菲薄(fěi)谂知(shěn)长歌当哭(dàng)
D.余荫(yìn)船坞(wù )强颜(qiǎng)枕藉(jiè) 莞尔而笑(wǎ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自怨自艾 (ài)(正确读音:yì)
B.舂粮(chūn)(正确读音:chōng)
C. 疱疹(bāo)(正确读音:pào)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 列夫·托尔斯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要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阿·托尔斯泰则再三强调:作品要写得好,一定要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非常正确!但是要补充:作家的兴趣是什么,意愿是什么。因为归根到底,作家的作品不是写给自己看的,必须想到它对读者的影响。严肃的责任感对作家是同样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作家、作品、兴趣( 或意愿) 、责任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尊重知识、崇尚阅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砥砺与磨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阔大与执着;?,读书的意义被一代又一代的先贤们?。
①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探寻与发现,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境界与追求
②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境界与追求,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探寻与发现
③阐释着、丰富着、发展着、构建着。
④丰富着、阐释着、构建着、发展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