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2017-08-06 08:16: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⑴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⑵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
⑶____________,彩彻区明。
⑷渔舟唱晚,____________。
⑸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谨拜表以闻。
⑺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____________,岂敢盘桓,____________。
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舟遥遥以轻飏?
⑵既窈窕以寻壑
⑶云销雨霁?
⑷响穷彭蠡之滨
⑸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⑹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⑺宠命优渥;有所希冀
⑻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小题1: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于我如浮云。(《论语》)
小题2: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小题3:?,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小题4: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5:垆边人似月,?。未老莫还乡,?。(韦庄《菩萨蛮》


参考答案:
小题1: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
小题2: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小题3:?一去紫台连朔漠, 环珮空归月夜魂?
小题4: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小题5:皓腕凝霜雪,还乡须断肠


本题解析:默写应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看清题目,不做无用功,因为有选择,所以写自己记忆最准确的。重点字如“曲肱、“环珮”、“ 彭蠡”、“ 皓腕凝霜雪”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诗经·氓》)
(2)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3)____________,枉用相存。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4)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5)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寄蜉蝣之天地,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山不厌高,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9)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10)微风过处,____________,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参考答案:(1)泣涕涟涟 载笑再言
(2)长路漫浩浩
(3)越陌度阡 契阔谈宴
(4)曖暧远人村
(5)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6)凌万顷之茫然
(7)渺沧海之一粟
(8)海不厌深
(9)舞幽壑之潜蛟
(10)送来缕缕清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课文《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发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试查找有关资料,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活动,陈述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首先要定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有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
  游山如此,个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改革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由此,同学们可以谈志向,谈毅力,谈机遇,也可以谈志、力与客观条件的联系,也可以由文章的观点,评论王安石变法的成败、教训等。(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选项中,对《家》和《红楼梦》的内容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抑郁的瑞珏,贤惠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B.“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几句判词写的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停机德”赞叹宝钗有贤淑之德,“咏絮才”称赞黛玉是个聪慧的才女。
C.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宵节之日,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并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
D.琴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是黑暗家庭中的一线“希望的火花”,她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上了女子师范,她在刊物上发表了女子剪发的种种好处,但是由于母亲的缘故,并没有像许倩如那样勇敢地把头发剪掉。

E.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去看望。宝钗赏鉴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镌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正好一对儿,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参考答案:AE


本题解析:A应是“贤惠的瑞珏,善良却柔中有刚的鸣凤,抑郁的梅”,E通灵宝玉上的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金锁上的字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