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06 08:23: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捡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愈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整。道衡为司吏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选自《新唐书》)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了解
B、后直秘书内省,校坟籍——典:经典
C、道衡知其贫,每于家——延:邀请
D、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下考:指下等的考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遂奏从事——谁为大王此计者
B、无吏干——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令在听事帷中披捡书史——不妄通宾客,以礼法自处
D、论者此贵之——皆美于徐公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文博才识卓越,被人赏识的一组是
[? ]

①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
②恒以礼法自处。
③侪辈莫不敬惮焉。
④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
⑤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
⑥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
A、②④⑤
B、③⑤⑥
C、①②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文博性情耿直,清正廉洁,虽然很有才能,但是却没有当官的才干,因此外调做官几年都不能升职。
B、文博开皇中为羽骑尉,常在所事帷中披检书史,由于办事很有才干,薛道衡非常器重他,立即提升他为校书郞。
C、李文博的为人操守在当时来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的。
D、李文博在与房玄龄道别时无所顾忌,敢于对朝廷直言批评。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时,仕州郡。王莽时,连征不至。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者则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给,亲自将护。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乡邻以为常。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风俗以笃。
  丹资性方洁,疾恶强豪。时,河南大守同郡陈遵,关西之大侠也。其友人丧亲,遵为护丧事,赙助甚丰。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缣,出自机杼。”遵闻而有惭色。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会前将军邓禹西征关中,军粮乏,丹率宗族上表二千斛。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后征为太子少傅。时,大司徒侯霸欲与交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丹曰:“君房①有是言,丹未之许也。”
  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②;故知全之者鲜矣。”时人服其言。
  客初有荐士于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其后逊位,卒于家。(《后汉书·卷二十七》)
  注:①君房:侯霸的字。②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王吉、贡禹均为后汉昭宣时琅邪人,二人志同道合。张耳、陈余,两人初为刎颈之交,后兵戎相见。萧育、朱博,初萧育举荐朱博,后有隙,不能相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候勤者而之——劳:劳作
B、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和谐
C、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拜——见:我
D、交道之难,未言也——易:容易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丹“资性方洁”的品行的一组是(? )
①王莽时,连征不至。②没者则赙给,亲自将护。
③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④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
⑤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⑥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丹家道殷实,钱财富足,他隐居乡里修身养性,乐善好施。在他的资助和督促下,乡民们竞相互作表率,勤勉劳作,日子富裕起来。
B、王丹济勤不济懒,那些懒惰的人为此深感羞愧,于是加倍努力自我激励。王丹长期乐善好施,全乡邑受其影响,民风极为纯朴。
C、王丹正直高洁,厌恶豪强。和他同郡的河南太守陈遵自以为名气大,想和王丹交朋友、王丹拒不答应。对大司徒侯霸,王丹也是如此。
D、王丹的儿子有位同学家在中山,父亲去世,儿子要去吊唁,王丹为此打他。王丹认为,朋友不宜走得太近,太近了最终不会有好结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苏子愀然(?)
(2)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3)酾酒临江(?)
(4)渔樵于江之上(?)
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固一世之雄也?
B.渺渺兮予怀?
C.何为其然也?
D.凌万顷之茫然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而今安在哉?”这几句表达的意思,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所表达,是哪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引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诗,用它主要想说明的一项是(? )
A.明月当空,星辰稀疏,乌鸦和喜鹊都不见了,这是对当时环境的具体描绘,作者在此用它暗示环境。
B.写明月其实是在写人,作者借用它意在说明自己心境纯洁如明月,行事如明月,光明正大,襟怀坦荡。
C.诗的作者一生求贤若渴,“明月”即“贤才”,“贤才”若当空明月,可望而不可即。而乌鸦、喜鹊则似贤才择主,犹豫再三而选择良枝。作者从客的悲凉,抒写自己的达观。
D.乌鹊南飞是作者的失落,作?者追求的东西未得到,故伤感痛苦。这种士大夫失意后的落寞,让人读之心神俱悲,难以掩卷。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铮铮有京都声 / 苏子愀
B、今漂沦憔悴,转徙江湖间 / 蜀道难,难上青天
C、夕始觉有迁谪意 / 虽不谓吾言为,而亦无词相答。
D、因为长句,歌以赠 / 余扃牖而居,久能以足音辨人



5、阅读题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遥襟畅——甫:美好
B、命途多——舛:乖违,不顺
C、识盈虚之有——数:定数
D、君子见——机:预兆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睇眄于中天——且益坚
B、气凌彭泽樽——岂效穷途
C、极娱游暇日——屈贾谊长沙
D、奉宣室何年——处涸辙犹欢
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天柱高而北辰远
C、控蛮荆而引瓯越
D、蟹六跪而二螯
4、下列对文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恨世俗而放任自流。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