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六)
2017-08-06 08:26: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们表示将在最快的时间、最好的品质出版此书,以满足韩国广大读者的热切渴望。
B.朝核问题是冷战遗留格局的产物,其根源是美朝之间半个多世纪的对立和对峙造成的。
C.三年来,重庆市南岸区拆迁总350余万平方米,拆迁居民25000多户。如此巨大的拆迁,不仅没有引发冲突,而且还获得了差遣户的交口称赞。
D.北海市民间志愿者协会经常开展助学、环保、到福利院做义工等活动,因而被誉为“城市的靓丽名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将“在”改为“用”。B改为“?其根源是……”或“是由……造成的”C在“如此巨大的拆迁”后面补上“量”)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裴多菲《自由与爱情》的两种汉译,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列出两条理由。
  原诗英文版:Life is valuable/love costs more/for the sake of freedom/we give up both.
  殷夫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兴万生译:自由与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为了爱情/我宁愿牺牲生命/为了自由/我宁愿牺牲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一:喜欢殷译。①内容忠实原诗,句数与原诗相同(四句);
? ②句式整齐,类似古代五言律诗;
? ③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便于记诵;
? ④符合“信、达、雅”的原则。
答案示例二:喜欢兴译。①内容稍有改动,紧扣诗歌题目;
? ②句式灵活有变,符合新诗的要求;
?③为了突出主题,将原诗四句译为六句,有一定的创造性;
?④大体押韵,容易上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4分)
译文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分)
译文                                                            


参考答案:(1)收缴天下的兵器,把这些兵器收集到咸阳,销毁兵器,用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铜人。
(采分点:“兵”、“销”、“金人”)
(2)后来的人(如果)哀叹秦国的灭亡却不把秦国灭亡的教训当做借鉴,也使更后来的人又再来哀叹后人的灭亡。(采分点:“而”、“鉴”、第二分句的第一个“后人”)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__衰亡。
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__,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
③在美国,以快捷、价廉取胜,并被大众所广泛__的麦当劳,在北京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A.以至捉摸接受
B.以至琢磨接收
C.以致琢磨接受
D.以致捉摸接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以至:一般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也说“以至于”;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句①表示延伸,用“以至”。捉摸:猜测、预料。琢磨:反复思索。“捉摸”“琢磨”都是动词。“捉摸”多用于不确定的说法。“琢磨”原来的意思是对玉石的雕刻和打磨,后来引申为对文章的加工使之精美或对一件事要弄清楚,翻来覆去地思考、推敲。显然,②句应用“捉摸”。接受: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接收:收受、接纳和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根据③句的内容,用“接受”更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国内某报的一则报道,有多处语病。本着准确、简明、得体的原则加以修改。(4分)
为了沟通海峡两岸的文化和戏剧交流,适应台湾与海外京剧戏迷和戏曲研究者的要求,香港天虹制作公司在中国电影合拍公司和中国京剧院的鼎力合作下,经过紧锣密鼓的策划筹备,第一部专为台湾观众拍摄的艺术片《中国京戏》于近日在北京开镜。
⑴?删去的词语是:??????
⑵?须改正的词语是:?,应改为??
?,应改为??
?,应改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