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仁者乐山。(《论语·里仁第四》)
②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雍也》)
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论语·卫灵公》)
⑤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令》)
⑥文章合为时而著,?。(白居易·《与元九书》)
参考答案:①知者乐水?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④有杀生以成仁?
⑤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⑥歌诗合为事而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2)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参考答案:(1)民生各有所乐兮
(2)虽一毫而莫取
(3)同是天涯沦落人
(4)俯察品类之盛
(5)梧桐更兼细雨
(6)岸芷汀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为什么有些物种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有些物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
B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
C .本书所讨论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引用事实来作证,而第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到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
D .1844 年达尔文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成他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纲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 (5分)
【小题1】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回答问题。
“交驿车带回!”欧也妮自言自语地说,“我为了它拼命的东西,交驿车带回!”
这件“东西”指的是什么?此后欧也妮做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小题2】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周瑜正在账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
周瑜的“如此如此”是个什么计谋?请简述这个计谋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答选( )题:
参考答案:
【小题1】这件“东西”指查理托她保管的那个梳妆匣。欧也妮看了查理要结婚的信非常伤心,这时格拉桑太太给欧也妮了一封格拉桑的信,信中说了查理的事,说查理不在乎自己的名誉,不打算偿还父亲的债务。欧也妮决定嫁给德·蓬风,只做形式上的夫妻,不过需要德·蓬风去巴黎帮忙偿还查理父亲欠下的债务,以便查理恢复名誉。(5分)
【小题2】反间计。(1分)周瑜先点破蒋干的“说客”身份,让蒋干无法“劝降”,而后大摆酒席,佯作大醉。醉后,周瑜邀蒋干同榻而眠,以便让蒋干有机会偷看曹军将领蔡瑁、张允的“降书”,并偷听“机密”,最后回到曹营告诉曹操蔡、张二人之事。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杀了蔡瑁、张允二人。(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赏析。欧也妮和母亲正在欣赏查理寄存的梳妆匣,葛朗台进门来,举刀要撬梳妆匣上的金子。“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把刀子结果我的性命。”所以这件“东西”指的是那个梳妆匣。在复述原著相关情节时要抓住查理给欧也妮的信、格拉桑的信、欧也妮决定嫁给德·蓬风的原因这几个方面回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赏析。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蒋干自告奋勇去东吴当细作,周瑜将计就计,使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杀了张允和蔡瑁。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①。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罕》)
②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②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路》)
【注】①鄙事:卑贱的事情。②小人:一般老百姓。樊须,即樊迟。
③襁:又称被单,背负小孩的布条。
【小题1】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个小人?结合以上选段简要分析。(3分)
答:
【小题2】孔子说樊迟“ 学稼”、“ 学为圃”是个小人,却又承认自己“多能鄙事”,二者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孔子讲求的道,志在济世救国,平定天下,(1分)强调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仁义礼智信等道义上,而不是去学习种地和种菜。(1分)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救世济民的管理者,而樊迟只是热衷学习种田和种菜这类小的技术,因此,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1分)
【小题2】(3分)二者并不矛盾。(1分)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强调的是君子应该更注重于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掌握种庄稼种瓜果蔬菜等各种技艺。(1分)在孔子看来,自己的“多能”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是符合君子的要求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樊迟退出后,孔子说:“真成一个在野小人了,樊迟呀!君子在上位,只要能好礼,民众便莫敢不敬。只要能好义,民众便莫敢不服。能好信,民众便莫敢不用他们的真心和实情来对上。政治能做到这地步,四方民众都会背负了他们的孩子来请入籍,那就耕户日增,耕地日辟,何必自己学稼穑之事呀!”在孔子认为,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仁义礼智信等道义上,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救世济民的管理者,而不是去学习种地和种菜。
考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点评:本题虽然考的不是句子翻译,但是侧重点仍然是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要想做对这个题,首先要将文段中的句子的含义都弄懂了理解通了才能做对。
【小题2】试题分析: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君子论,他认为樊迟是个小人,强调的是君子应该更注重于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掌握种庄稼种瓜果蔬菜等各种技艺。孔子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多能鄙事”,跟自己的君子论事相符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针对问题谈观点的能力。
点评: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参照孔子的论点,围绕孔子的观点说出相应的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