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08 00:36: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请在横线处写出与下列诗句对应的作家。
①五株柳树羲皇上,一水桃花魏晋前。只有东坡闲不过,加餐遍和义熙年。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③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
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陶潜(渊明);司马迁;白居易;蒲松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江宁历史文化大观》中,我们可以______到江宁历史的源远流长,体味到江宁文化的博雅精深,并会由衷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慨。
?②科学家们证明,杜仲叶提取物能较好地促进______中胶原蛋白的新陈代谢,增强细胞的活力,其抗衰老作用是维生素E的4倍以上。
?③生产实践证明:长期饲喂过细的粗饲料易引起羊的反刍障碍及前胃______、积食、臌气等内科疾病,粗饲料长度在1~3厘米,羊采食后能正常反刍。
A.领悟?机体?弛缓
B.领略?肌体?弛缓
C.领略?机体?迟缓
D.领悟?肌体?迟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2)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3)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  ,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胜地控制轻车熟路
B.圣地控制轻车熟路
C.胜地抑制得心应手
D.圣地抑制得心应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胜地”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圣地”是宗教中神圣的地方或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控制”“抑制”都有“控制”的意思,但“控制”是掌握住不是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不符合政府对房价等的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是压下去;“轻车熟路”指“架着轻便的车在熟路上走,比喻对情况熟悉,做起来容易”,“得心应手”指“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语境并没有说是在做熟悉的事情,用“轻车熟路”不合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阑珊 乾坤 撕杀 鳏寡孤独
B、尸骸 斟酌 罪孽 莫名其妙
C、禀赋 潇瑟 枯燥 举案齐眉
D、赦免 包涵 囊括 稍纵既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先指出表格中不能充当相关修辞手法例句的一项,然后改写成正确的句子,要求能体现原例句本意(4分)

修辞手法
例句
夸张

A.他紧张极了,大气都不敢出,心脏激烈地跳动着,仿佛就要蹦出嗓子眼了。
比喻
B.这篇文章写得很差,就像小学生作文一样。
反复
C.要冷静,要冷静,我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
比拟
D.中国足球,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才能有出息啊?
例句不当的一项是:?
改写后正确的句子:?


参考答案:例句不当的一项是:B。改写后正确的例句只要用不同类东西作比喻,说出“差”“难以卒读”的特点就可以,比如“烂苹果”“味同嚼蜡”。指出错误项1分,另写一句恰当,3分。(共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