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8 00:39: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针对下面材料中相关方面所谓“保护性拆除”的说法予以驳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5分)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音未了,网友又爆料重庆蒋介石行营被“保护性拆除”。针对公众的质疑,相关方面的回应称,正在进行的拆除性施工,是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是对旧址的“保护性拆除”。


参考答案:示例1:这是冠冕堂皇的托词和借口!实际上是借保护之名,行毁坏之实。(对偶)
示例2: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既然拆除,何来保护?(反问)
【评分建议】要求驳斥在理,修辞恰当,如果用比喻等其它修辞手法,分析准确也得分。内容3分,修辞2分,共5分。


本题解析:此类题要先对所给材料进行快速阅读感知,然后根据提干要求,从驳斥理由方面进行组织答案,要注意修辞恰当,如比喻等。还要注意在分析时的准确性方面。要围绕“保护性拆除”进行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瓜(wàn)倒(jiào)霓(cháng)安毋躁(shāo)
B.(xué)头案(dǎng)道(hàng)踽独行(jǔ)
C.(bǐ)首掇(cuān)精(suǐ)管窥(lí)测
D.闻(fěi)永(juàn)笏(zān) 不边际(zhuó)


参考答案:CA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A少安毋躁shǎo ,B.档案(dàng),D.绯闻(fēi)。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教育专家们认为,“明星”们搔首弄姿的形象常常见诸荧屏,这对于喜爱模仿的少年儿童是有负面影响的。
B.教育子女是父亲不可推托的责任,然而孩子和父亲相处的时间过少,造成父亲缺席是家庭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C.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C项风姿绰约:形容人的风度姿态非常优美,一般用来形容女子。这里用来形容舞台上的梅兰芳是正确的。A项“诸”即“之于”之意,与后面的“于”重复,应去掉“于”。B项推托:借故拒绝;应改为“推脱”。D项求全责备:苛求别人,要求完备无缺。所以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15分)

要求:
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今年恰逢鲁迅去世70周年。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西方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原创性的,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思想源泉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汲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他们所要面对的现实。每个国家都有这几个人,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比如说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德国的歌德,美国的惠特曼等等。”虽然鲁迅去世距今已经70年了,但是对我们而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鲁迅永远是我们的“民族魂”。他的思想与精神,应该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成为我们民族不竭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坐标。基于此,重视鲁迅的价值;以文化的自觉,引领学生走近鲁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们心上”(钱理群语),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责任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江西高考考查“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让学生们学着走进鲁迅这一文化名人,可谓用心良苦。
其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对鲁迅作品(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三《祝福》,必修四《拿来主义》,《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精读第二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的研读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普遍的反映是鲁迅作品不容易读懂,原因是鲁迅先生的作品距离今天的时代较远,学生对鲁迅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缺乏感性知识,从而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困难。要扭转这种现状,让学生能够感受鲁迅,走近鲁迅、理解鲁迅、热爱鲁迅,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以境生情,才能情真意切,“大情大爱”的鲁迅形象才能立体丰满地矗立在学生的心目中。今年高考小作文的考查形式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尝试与导引。
大家可以参考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19课《一面》。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节选自《一面》阿累)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徇情阑珊欢呼鹊跃消声匿迹
B.寒暄攻讦天理昭彰要言不繁
C.烟垢修葺直接了当莫名其妙
D.喋血炫目头晕目眩一筹莫展


参考答案:

2,4,6


本题解析:(A欢呼雀跃,销声匿迹;B要言不烦;C直截了当)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