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2017-08-08 00:42: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农民的参与,城市建设更是需要民工,?这已是无可?的事实。
②赡养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法律义务,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③三峡水利工程修建完工以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最大。
A置疑?推托?收益? B质疑?推脱?收益
C质疑?推托?受益? D置疑?推脱?受益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置疑:怀疑,常跟否定词连用;质疑:提出疑问。推脱:推卸;推托:借故拒绝。收益: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受益:得到好处;受到利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红色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引车卖浆者流(拉车)      著乎竹帛,传乎后世(写)
B.有乖史法(违背)        不能收其放心(安心)
C.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拭目)  咸与维新(全部)
D.斯亦不足畏也矣(这)      素不相能(亲善,和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不能收其放心放心:心无拘束,放纵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青睐泊来品礼义之邦连篇累犊
B.粗犷入场券不落窠臼出类拔萃
C.祛除亲合力开源截流趋之若鹜
D.震撼 谐奏曲要言不繁蛛丝马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舶来品 礼仪之邦 累牍;C.亲和力 开源节流;D.协奏曲 要言不烦。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 ①?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②?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 ③?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琐难懂。? ④?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 ⑤?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参考答案:(5分)
①但是;②以致;③就;④其实;⑤因为.
每答对一处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唯君图之
B.子犯请击之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邻之厚,君之薄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归纳如下:1、“之”作代词用,如“执策而临之”(《马说》)。2、作动词用,如“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3、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大致有以下三种:①“之”作结构助词“的”解。如: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②“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③“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本题前三项“之”均用作代词,意思分别指代为“这件事”“秦国”“它所贪求的土地”;D项为结构助词“的”。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