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08 00:53: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文化“拼爹”与“啃老” 陈鲁民 文化“拼爹”,即与别的民族比传统文化、比文化遗产。世界上能拼过我们的不多,回首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文学,还有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都是我们文化“拼爹”的雄厚资本,足以傲视天下。如果把这些东西通过现代文化手段艺术地表现出来,不仅能教化国人,增强历史自豪感,而且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输出文化和价值观,亦大有裨益。 遗憾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优秀的人和事我们还没有写出来,或没写好,就好比是捧着金碗吃不饱。如今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小说,数量尽管很多,但多是粗制滥造之作,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敢恭维,因而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很少。 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文化“拼爹”固然可以使我们得天独厚,但也可能使我们产生文化惰性,躺在“爹”的安乐椅上不求进取,最后变成了文化“啃老”,即只靠稀释、重拍、戏说、改写或颠覆前人的经典过日子。 文化“啃老”,一是啃古代经典,如影视剧啃《红楼梦》、啃《三国演义》;二是啃当代经典,如把那些曾经反响不错的电影改编成电视剧,譬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把多年前拍过的电视剧重拍拉长,如《玉观音》,还有金庸的武打剧、琼瑶的言情戏等。体现在书籍出版上,则是无休止地推出那些“我注六经”类的戏说、解释、阐发、歪曲经典的通俗读物。还有一种文化“啃老”,是争夺真真假假的古人遗址来吸引大众注意力,猎取经济利益。凡此种种,对传统文化盲目依赖,对当下文化极端不自信,都没有表现出当今中国文化应有的创造力,而陷入了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泥潭。 文化上“有爹可拼”、“有老可啃”,无疑是幸运的,但也可能会变成包袱,使我们的创新能力严重萎缩;而反观历史不长的美国人,因“无爹可拼”,“无老可啃”,只好拼创新,拼创意,拼匠心独具,“他山之爹,可以攻玉”,他们利用中国故事拍成电影《花木兰》占领中国市场,利用埃及故事拍成《埃及艳后》占领埃及市场,利用古罗马故事拍成《角斗士》占领欧洲市场…… 文化“拼爹”与“啃老”,从性质上来说无所谓好坏,关键是一定要注入创新元素,唯有创新才是文化的灵魂。(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啃老”的表现的一项是( ) A.把《红楼梦》改编成影视作品,重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B.把曾经反响不错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成电视剧。 C.不断推出金庸的武打剧、琼瑶的言情戏以及大众通俗读物。 D.争夺古人遗址以获取经济利益,如争夺“李白故里”称号。 2.请简要概括“他山之爹,可以攻玉”一句在文中的含义。 答: ? 3.文化“拼爹”可能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请简要分析。 答: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 顾名思义,“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以《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 就其审美接受效应的本质看,“宫斗剧”中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暗合了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例如,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而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则与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颇为相似,甚至其“高明”的手段可资借鉴。至于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无论是情场还是职场,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这些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 (节选自2012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于“宫斗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宫斗剧”就是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的,是以后宫为背景的,以“斗”为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的剧种。 B.“宫斗剧”是以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为主角,把皇帝的雨露和恩宠作为她们拼死争斗的唯一目标,而进行厮杀的剧种。 C.“宫斗剧”中,无论是尊贵的皇后、贵妃,还是渺小的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D.“宫斗剧”中,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都表现出一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看作是合理的。
|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可以从“宫斗剧”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中,找到合理的解读。 B.随着男性在商业社会中的权力越来越强大,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迫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 C.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宫斗剧”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颇为相似;而剧中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 D.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现今社会的情场或职场这样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
3、阅读题 一般说来,人类创造的文化分为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大部分。但文化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丰富多彩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被创造出来。一类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便是人类衍生和创造出来的新文化,即科普文化。它是人类在科普实践中创造的一类科学而先进的文化。 科普文化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如同谈到人文文化就会想到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和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谈到科学文化就会想到天文、物理、数学、生物学等对自然抽象和总结的成果一样,谈到科普文化,我们也会十分自然地想到包括科普讲座、展览培训、科技节、科普文章、科教影视等一切科普形式和内容在内的科普实践的结晶。 在表现形式、内涵和功能方面,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从而形成交叉和渗透。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都追求真理普遍性。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文文化侧重于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营造,科学文化侧重于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和物质世界的营建,而科普文化则致力于传播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互融合、协调和平衡发展。 科普文化是“为人”和“人为”的文化,是调动并激发人们对科学产生兴趣的文化,是致力于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科普文化既提倡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又提倡有亲切人文情怀的科学精神,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引导人们奋发向上,并同时左右采撷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成果,从而使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交互融合,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珠联璧合,共同支撑现代文明大厦。 小题1:下列对“科普文化”这一概念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A.科普文化致力于传播科学文化,是人类在科普实践中创造的一类科学而先进的文化。 B.科普文化是人类衍生和创造出来的一类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C.科普文化侧重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科普文化具有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双重性,因而缺少独特的功能表现。
|
小题2: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A.科普文化可以使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珠联璧合、融为一体、协调和平衡发展。
B.在表现形式、内涵和功能方面,科普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是交叉、渗透的。
C.科普文化是科普实践的结晶,包括科普讲座、科教影视等一切科普形式和内容在内。
D.科普文化是一种传播人类文化并以探索人类物质世界为根本目的的文化。
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普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共同发展,必将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B.科普文化的普及必能弘扬、传播和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C.科普文化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一类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弘扬人文精神。
D.在科普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科普文化将随着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4、阅读题 七十七回曹操第二次梦到“三马同槽”,请指出两次中的三马分别是谁?并举出关于其中某一人的事例。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
张允文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的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五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20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动,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等待有关这场灾难的详细消息。各大电视网作了整天的特别报道。华盛顿和全国各地下半旗致哀。纽约市通常灯火辉煌的帝国大厦今晚熄了灯火,以示哀悼。
里根总统在白宫内电视机旁看到爆炸时“震惊得一语不发”,里根夫人失声喊道:“天哪,不可能!”在同国会领袖们商议之后,里根决定把原定于今晚发表国情咨文讲话的时间推迟到下星期二,并派布什副总统前往佛罗里达太空中心慰问死难者家属。正在开会的众议院中断了会议并随即宣告休会。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死难者的钟声。
今天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中心观看发射实况的观众目击这一悲剧时,由震惊而转为悲痛,不少人失声痛哭。
今天晚上,里根总统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对七名宇航员不幸罹难表示哀悼。他把这一事件称为“全国的损失”。他说:美国将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将有更多的航天飞机和宇航员进入太空。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宇航局官员宣布,已成立临时的调查小组,立即着手初步的调查,日内将组成正式的调查委员会,对这一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同时,美国派出飞机和舰只在航天飞机坠毁的长160公里、宽80公里的水域寻找幸存者。由于碎片散落时间长,救援人员只能在三个小时后进入出事地点。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在外挂燃料箱上。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中,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中学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她是第一名来自民间的航天飞机乘员,是从11 000名报名应征的教师中选出来的。她为参加这次飞行接受了120个小时的宇航训练。她准备在轨道上向她的学生讲授“太空课”。今天,兴高采烈的学生们在教室里观看载有自己的教师的航天飞机腾空实况后,突然陷入混乱和悲哀。
美国共有四架航天飞机,迄今共进行了24次飞行。这次失事的“挑战者”号已进行了十次飞行,是历来技术故障最少的一架航天飞机。宇航局已宣布,在查明这次事故原因之前,将中止一切航天飞机的活动。
今年美国原定将有15次航天飞机的发射,是“太空时代开始后的最重要一年”。宇航专家和舆论普遍认为,今天发生的事故不只是一次损失七名宇航员的悲剧,而且是美国整个太空计划的重大挫折,将大大推迟各项太空活动,其长远影响尚难估计。
(选自1986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小题1:这则消息的“电头”点明了?和???,从“电头”可以看出新闻
?、 ?的特点。
小题2:这则消息集中报道了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所引起的反响,包括哪些反映?请列举说明。
?
小题3:里根总统的电视讲话内容包括哪两方面?应如何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