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8 01:01: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口蜜腹剑轻歌曼舞嬉笑怒骂不循私情
B.山清水秀要言不繁谈笑风生乔妆打扮
C.无是生非一曝十寒出奇制胜怨天尤人
D.韬光养晦枉费心机食不果腹不胜其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不循私情”应为“不徇私情”。B 项,“要言不繁”应为“要言不烦”。C项,“无是生非”应为“无事生非”。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火炬手是李宁,并非不是意外,其实在开幕式前,“体操王子”的入选已经是众望所归。
B.8月8日上午,温州生态园五福源景区内,一座命名为“琼华廊桥”的复古廊桥新近亮相。
C.印度空军将购买80架俄罗斯制米-17多用途直升机,总价值超过大约l0亿美元。
D.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海外公司希望实现A股上市,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带来的收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这片坡地土质肥沃,特别适宜块茎类农作物的生长,还适合种土豆、花生、棉花等。
B.新布置的展厅包括大城市、中小城市、城乡交错地带、农村四部分组成。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家长和在校中小学生。
D.市政府听政会决定,从明年春天开始,一般公园门票是20元、30元,最多不超过40元左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块茎类”包括“土豆”,B“包括”与“组成”句式杂糅,D“左右”前面的数字必须是确数)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以“青春”为主题,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分)
青春是盛开的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一块岩石,以它孤独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一片落花,以它憔悴的芳容,温暖着冰冷的泥土;一眼清泉,以它小小的眼眸,折射云天的绚丽。


本题解析:仿写先看清事例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比着葫芦画瓢。一定要注意句式要相同或相似,然后看清楚有没有修辞手法。本题中明确要求用比喻的修辞,主题也已经给确定了,这些都要提起注意。
点评:做仿写题,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说西湖风月,不可忘西湖风骨;柔美与凝重,才构成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完美。
B.意大利资源贫乏,国内市场小,其经济总体上是加工、开放型,外贸依存度多年来一直在55%(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以上。
C.依我之见,经典当与马修·马诺德所说的“文化”一词同义,可以定义为“最好的思想之最完美的表达”。
D.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会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括号及里面的内容移至“外贸依存度”后。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