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2017-08-08 01:05: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凋敝?临渊羡渔?如雷贯耳?要言不烦 ?
B.喧嚣?一触即发?不修边幅?因材施教 ?
C.蛰伏?人不付出?白璧微瑕 皇粱美梦 ?
D.座落?韬光养晦?明察暗访?洗耳恭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这其实也正是一切高贵者的通病。?是啊,只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大事。
① 项羽不懂这个道理,他的失败便是理所当然了
② 由于高贵,他们往往不能容人
③ 胸中容不得尘埃
④ 然而他们不知道,海洋之所以博大,恰在能容
⑤ 而且还自诩为眼里容不得沙子
A.①②④③⑤ ? B.②③⑤①④? C.②⑤③④①? D①④②⑤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语句衔接题一般可以从话题角度(空间、时间、人称等)一致,情感事理一致(如一面和两面、正面和反面、原因和结果等,要符合事理),情境氛围,句式结构,语气、音韵和谐等角度考虑解题。这段话的话题为“宽容大度”,起句提到“高贵者的通病”,与之相承的只有第②句,第⑤③句是连在一起的,先说眼里再说心里,第④句转折,第①句举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A.谨拜表以
B.则刘病
C.历郎署
D.凡在故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B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直接作状语,而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例句中“犬马”解释为“像犬马一样”,B项中的“日”解释为“一天天”。它们在句中都作状语。A.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在本句中“闻”后省略了“君主”,闻:使知道;C.名词作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不会直接带宾语,但文言文中经常出现,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职:任职;D.形容词作名词,文言文中,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故老:年老而德高的旧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仿照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上恰当的内容,字数可稍有不同。
到了丹麦,才知道写个童话可以不打草稿;
到了希腊,才知道迷人的地方其实是个破庙;
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巴西,才知道不懂得足球会被人嘲笑;
到了奥地利,才知道流浪汉也都有音乐细胞。


参考答案:到了埃及,才知道金字塔竟会如此奇妙;
到了印度,才知道一头牛也能占据交通要道。
到了智利,才知道火车想拐弯都很难办到。
到了法国,才知道街头卖艺也同样富有情调。
到了美国,才知道懂得法律有多重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大千世界,气象万千。一瓣花、一叶草、一缕阳光、一声鸟语……常常可以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某种感悟或体验,请你细心观察自然,用细腻的笔写出来。
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2)运用比喻与排比修辞;(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五月槐花香,香溢四野。萦香的花瓣是那么柔嫩,那么娇艳,那么惹人怜,好似画卷上美人娇柔的脸,美而不俗,媚而不艳。摘下一捧来,仿佛掬着满手的月光。天气渐热,花香慢慢淡去。当槐花散尽了它的最后一丝气息时,生命走向了衰落。香消玉殒,最终化为了尘与土。然而,花虽飘落,花魂未逝。槐花完美的一生恰若君子的品质:生,就让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好的品行熏染着人们;死,就让人们的心灵回归于安宁。面对一地白花,我们那浮躁的心总会安静并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许,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延续。花魂在,槐花长开不败。


本题解析:构思时,关键要完成物(或景)的选择与感悟的形成,二者应水到渠成。如从莺歌燕舞中感受生命的激情,从雾霭流岚中体悟挫折后的释怀,从小草的生长中看到生命力的顽强,从花开花谢中感悟生命的成熟过程……总之,我们要在品读自然中思考生活的真谛,感悟生命的内涵。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