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三)
2017-08-08 01:16: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男孩蹲在那里,专注地注视着一颗露出地面的种子,种子已经开始发芽。“爸爸,芽苞是种子的伤疤吗?”孩子问站在旁边的父亲。
  父亲认真地想了想,说:“孩子,种子在发芽时,确实会留下伤口,但那伤口处开出的是希望,是生命之花。孩子,你看这芽苞,是不是更像一朵美丽的花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往往对自己的人生作出设计。但是情况却并不一样:有的人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苦心经营,成就了辉煌;有的人生,却在不断修正甚至改变了自己的设计,同样也成就了自己的伟业。有趣的是,有的人生,虽然执著于自己的设计但始终 没有实现,然而却成就了始料不及的另一方面的灿烂。这些现象,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请以“人生与设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写作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段时间以来,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小饭店竟称作“美食广场”,一个大众浴池也名之为“洗浴中心”,一个国学宣讲人却被冠以“国学大师”,一本普通练习册偏叫《名师伴你行》。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无极》,被疯狂宣传热炒,看后给人的感觉正如小品台词所说:“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其实就是那二锅头兑着白开水”。
对此,有人说,现代社会包装很重要;也有人说,现代社会缺少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还有人说,过犹不及,名实相符才是正品。……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写作题  作文(40分)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小时侯,有一次和祖父进林子里捕野鸡。祖父教我用一种捕猎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子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我隐藏的灌木丛中。只要野鸡受撒下的玉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我只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
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来一群野鸡,只有九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六只鸡进入箱子。我正要拉绳子,又想,那三只也会进去的,再等一会儿吧。等了一会儿,那三只非但内没有进去,反而走出了三只。我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我就拉绳子。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我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吧。终于,连最后那只也走了出来。
那一次,我连一只野鸡也没能捕捉到,却捕捉到了一个终身受益的道理。
这个终身受益的道理是什么?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侧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