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8 01:42: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了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击退了它。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译: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一天天地割让削减,而最终趋于灭亡。
C.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
D.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译:您要是爱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羊又有什么选择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牛羊何择:牛跟羊又有什么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为配合新版校园一卡通的启用,后勤集团在生活区新开辟三个业务办理窗口,申领手续也将更加简洁
B.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兰难新郎”的故事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浪漫故事却流传至今。
C.随着耐间推移,警方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恶极大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难逃法网。
D.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词语注意语境、对象、色彩。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简洁”强调“说话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此处对象不和应为“简捷”简单、快捷;“流传”是“传下来或传播开来”的意思,此处正确;“瓮中捉鳖”是动词性的成语,此处作“宾语”似是而非;“始作俑者”是“最先作坏事的人”,褒贬误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绝不是不要民主、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问题
(2)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3)把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这些民族传统节日过得更充实更有??,将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实质遏制品位
B.实质遏止品味
C.本质遏制品位
D.本质遏止品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本属性用本质;实际属性用实质
重大事件用遏止,心情心绪用遏制 (遏制: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重点是“止”,使停止。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
品尝欣赏用品味;含量档次用品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B.而世又不能死节者比。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安能屈豪杰之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