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用反问句形式为下面的这则新闻评论补写一句收尾的话。(不超过30字)(4分)
2011年5月13日,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向快速侦破故宫失窃案的市局有关部门赠送锦旗,锦旗上写着“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惜乎将“捍”错成了“撼”,望之瞠目。故宫相关人士此后的辩称更让人惋叹,说是为了显得“厚重”才选用了“撼”字,已有权威语言学专家指出这两个字绝不能“通假”,一个字的错用,姑且置之一笑,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辖制(xiá)擂鼓(lèi) 熟稔(rěn)赍发(jī)
B.憎恶(zēng)崇阿(ē)彤云(tóng)鞭笞(chī)
C.提防(dī)庇佑(pì)讥诮(qiào)滑稽(jī)
D.窈窕(tiǎo)谗言(chán) 鲲鹏(kūn) 模样(mó)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3分)
抗战胜利后的一天,画家张大千要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学生为他饯行。京剧大师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也赶来参加宴会。宴会上,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先生不知其意,笑着问道:“张先生此话怎讲?”张大千笑着说:“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在场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张大千的劝酒辞非常巧妙,请你简要评述一下此中妙处(不超过75字)。
?
4、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5分)
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回来梁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解放,思想自由。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与“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有力地引入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的一批音乐家。当时中欧、东欧和北欧一些国家, , 。 , , 。
①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
②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③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
④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
⑤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
A.⑤③④②①
B.④②⑤③①
C.⑤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⑤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