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8 01:45: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学校校园网选取了几篇今年两县的新闻 ,进行专题宣传,请给这个版块拟一个恰当的题目,不超过10个字。(6分)
①习近平: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②浙江政协委员:共话“两个同步”,优先富民有三盼。
③社科院:今年已初步抑制房价上涨。
④国家发改委:我国急需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来保护地下水。
⑤农业副部长:让问题奶企永不翻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两县关注民生。 示例二:看两县,话民生。 示例三:两县民生问题成主题。


本题解析:本题要抓住两个关键点:第一是“两县新闻”,第二是改善民生。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汁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保镖服罪素昧平生老骥伏枥
B.揣摩经典秀外慧中积思广益
C.刻画答覆羽扇纶巾一如继往
D.怄气迷盲幅员辽阔飞扬跋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积——集;C.覆——复、继——既;D.盲——茫)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画线处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急忙下山摘桃子,国民党的接收大员________。
②工作中有缺点是正常现象,________,只要认真改正就是了。
③齐白石老先生________,他画的蝦,栩栩如生,跟活的一样。
④鲁迅在我国文化战线上是________,为众人所敬仰。
A.冠盖如云 无可厚非 梦笔生花 泰山北斗
B.弹冠相庆 无可非议 妙手丹青 经天纬地
C.冠盖如云 无可非议 妙手丹青 泰山北斗
D.弹冠相庆 无可厚非 梦笔生花 经天纬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此题最易混淆的是前两组,第一组“冠盖如云”与“弹冠相庆”;第二组“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冠盖如云”是旧时形容有集会时官吏士绅很多。而“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这两个成语都有“冠”字,容易因望文生义而误解。①中是说国民党的接收大员多,所以用“冠盖如云”恰当。“无可厚非”是不可以过分责难。“无可非议”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议论的。前者强调“不可以过分”,后者强调根本就不该去指责。两者情境、程度不同,依照②的句意,填“无可非议”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某中学配合南京明城墙申遗活动搞了一个辩论会,辩题为“南京某一段明城墙倒塌了,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还是原样封存为废墟留给后人凭吊?”正方陈述:“我方认为,应该在原址上重新修建。重建是对明城墙的保护,清代、民国期间这样的重修重建就有过多次。”请你从反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针对正方的观点、论据与论证进行驳斥。(不超过90字)(4分)
我方认为:


参考答案:没有必要重新修建。(驳论据一)封存废城是对明城墙更好的尊重与保护,这个废墟可以让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明城墙的文化价值;重新修建未必是对明城墙的保护,再好的复制都会改变原有的品味。(驳论据二)历史上的重新修建自有其保卫作用,现代战争不是仅靠城墙就可以保卫城市的。


本题解析:从一个角度去解析,也可以举出具体的事例,古今中外的文化古迹,从残存的意义上去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