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8 01:46: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经过世代的筛选,??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陆奇珍都美味可口、营养丰富。
②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③像其它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城市的喧嚣??给人以繁华之感,??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留传尤其即使/然而
B.流传尤其尽管/但
C.留传甚至尽管/但
D.流传甚至即使/然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流传”的意思是传下来或传播开,所“流传”的对象多是故事、消息等,“流传”的途径是口头的语言、书面的文字等;“留传”的意思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所“留传”的对象多是具体的物品。“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尤其”表示更进一步。“尽管/但”表转折,“即使”表假观;再者,“即使”与“然而”不搭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______已经是幸福的了。___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即使? 也? 但是 甚至 而且
B.只要? 就? 而况 甚至 而且
C.只要? 就 但是 特别? 况且
D.即使? 也 而况 特别 况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徒惹得?,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A.深思熟虑心猿意马自欺欺人
B.深文周纳心花意乱弄巧成拙
C.深文周纳心猿意马弄巧成拙
D.深思熟虑心花意乱自欺欺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深文周纳”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此词肯定不合语境。“心猿意马”?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形容人的思绪不定,不合语境。“心花意乱”?一见钟情的意思。“自欺欺人”?欺骗自己,欺骗别人。“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语境和“耍聪明”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一个________的年代,一切浮华的附和终将如水流般逝去。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________、思想穿透力不足、精神品格不高的现实,也改变不了当下严肃文学被边缘化的________,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文学终将是落寞的事业。相反,对于其获奖意义的过度________,只会遮蔽我们浅薄粗俗的文化现实。
A.喧笑  乱七八糟  态势  阐述
B.喧闹  良莠不齐  形势  阐发
C.喧嚣  参差不齐  趋势  阐释
D.喧杂  鱼目混珠  情势  阐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抓整体语境,注意前后连贯,结合排除法。A项,“喧笑”,动词,“大声说笑”的意思,强调说话人多笑声大,不能照应后面“浮华的附和”,不合语境。B项,“良莠不齐”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只能用于形容人。D项,“鱼目混珠”,指“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不能用于说 “整体”怎么样。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金融危机,某市政府为当地的出口企业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大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B.如果你没亲身参加过蹦极运动,那么它给人带来的巨大刺激你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C.易中天《品三国》一书出版后,受到许多读者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D.考虑问题时没有大局意识,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就是他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脱颖而出”适用于人,且不适用句中实际情况;B、D词意误用。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