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8 01:47: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B.王阿姨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里,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C.“三讲”活动一开始,全公司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D.这位不知名的演员穿上这种时新的唐装后,立即成了影迷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仿效起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岁月;B项,“风华正茂”指风采才华正盛;C项,“激浊扬清”指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D项,“风云人物”指社会上很活跃,很有影响的人)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跟帖”是指在网上就某个事件(多指新闻事件)参与讨论、表达观点而发的“帖子”。请你针对下面的事件发一个帖子,表明你的看法。(4分)
北京市教委近日透露,2016年北京高考将实行语文分值由150分上调到180分,英语则由150分下调至100分的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考英语分值的下降,有利于老师、家长、学生回归到汉语学习的轨道上来,促使他们更加重视本民族的文化。②改革的背后不是简单的分值增减,而是中国人开始重视本民族文化,越加平等自信地看待外国文化的体现。③北京高考改革把语文提到更高层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人学会用平视的视角理解英语教育的开端,也许再过一些年,英语只会变成中国人所学外语的一种而已。④我们欢迎这种理性、平和心态的回归,不管如何,学好外语之前,先学好汉语吧。(4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评述题,其答题的思路是观点+阐述,内容只要言之成理,持不同意见亦可。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勾销忸怩按部就班良辰美景
B.沉缅诙谐一如既往举棋不定
C.狭隘灰尽怨天尤人真知卓见
D.喧嚣掂念苟延残喘色彩斑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中“缅”应作“湎”;C中“尽”应作“烬”,“卓”应作“灼”;D中“掂”应作“惦” )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层次。
①人不犯我,②我不犯人;③人若犯我,④我必犯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 || ② | ③ || ④
 假设  并列  假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