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二)
2017-08-08 01:53: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A.遒劲qiú jìn遏止è zhǐ彷徨páng huáng橘子洲jú zǐ zhōu
B.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ǐ瓦菲wǎ fēi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
C.荆棘jīng jí火钵huǒ bō麦糟mài zāo岁月稠suìyuè chóu
D.凌侮líng wǔ漂泊piāo bó漫溯 màn sù卞之琳biàn zhī lín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jìn—jìng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参照“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副主题的内容,写一组有比喻构成的排比句。(6分)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例句:上海世博会是探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宏伟诗篇……


参考答案:上海世博会是探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宏伟诗篇,是“城市多元化文化融合、经济繁荣、科技创新和社区重塑”的精彩化章,是“城市和乡村的互动”的交响乐。(6分,排比3分,比喻3分;主题和副主题内容不必全部包含在内。)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文句是
[? ]
?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 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 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 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他们一家十口人曾经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但自从战乱时期劳燕分飞后,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B.十九世纪末,大清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然而它的都城北京却依然同往昔一样繁华而又喧闹。
C.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D.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吊。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中,A项的“劳燕分飞”古时比喻夫妻、情侣别离,现在已经没有了夫妻、情侣的意思,多指亲人、朋友别离。不符此句语境。B项的“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符合此句语境。C项的“无所不为”的意思是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不符此句语境。D项的“形影相吊”的意思是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不符此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红楼梦》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哪些?请简述。(1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1.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2.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3.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故事内容要点题,可以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