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八)
2017-08-08 01:53: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饮鸩止渴(zhèn) 鸠占鹊巢(jiū)开门揖盗(yī)
B.一抔黄土(pāo)土坯(pī)嗔怒(chēn)
C.泥淖(nào)悼念(dào)疏浚(jùn)
D.不啻(chì)鞭笞(chī)薄荷(b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抔黄土(pōu)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要求修辞,句式与例句一致) (6分)
例: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李白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李白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而遄飞,蜀道、飞瀑、激流、美酒,纵情山水;杜甫诗是幽咽泉流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急风、高天、霜鬓、浊酒,肠热黎民。(6分,一句3分,根据修辞、结构等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年终了,动物们也有自己的新年愿望。请仿照示例活用熟语,写两则“生肖动物的心声”,注意现实针对性。(4分)
示例:龙:希望喜欢我的人中,没有叶公的后代。?活用熟语:叶公好龙
猴:?活用熟语:?
虎:?活用熟语:?


参考答案:“猴:我们戴了帽子,依然是猴类中的猴,不像有些戴帽子的人,并不是人类中的‘人’。活用熟语:沐猴而冠。”“赖以生存的树都被人砍倒了,还怪我们散吗?活用熟语:树倒猢狲散。” “虎:都说初生牛犊不怕我,那说明他们家长的早期教育有问题。活用熟语:初生牛犊不怕虎。”“要想进入我的洞穴得到我的孩子,起码人类得还我生存空间啊!活用熟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准确写出熟语1分,有一定现实批判性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 ⑤③④①②.B.④③⑤①②     C. ④①⑤③②    D.⑤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本题可根据语句逻辑关系,总分关系判断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可以说王海打假是为了赚钱,动机不那么高尚,但他的作为毕竟能让制假贩假者如骨鲠在喉、芒刺在背。
B.这个故事说的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里专心致志的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
C.假如江西省萍乡爆炸案不是因为几十条生灵涂炭,惊动了国务院领导,也许有人还会轻描淡写掩盖事故真相。
D.陈伟不追风不图利,深入边寨体验生活,历时6年创作了独具风格的民族交响乐《澜沧江之春》,正可谓厚积薄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骨鲠在喉: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出神入化: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轻描淡写: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