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8 02:03: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完成作文。
孩提时,我摔倒了嚷着要大人抱起,妈妈说,有人帮你是你的福运,自己起来才是生活的常态……
失恋时,我流泪了关上心门不再相信爱情,妈妈说,有人相伴是你的福运,寻寻觅觅才是生活的常态……
年老时,疾病宣判了我的生命期限,我对孩子说,曾经拥有是我的福运,终要告别才是生活的常态……
在你眼中,哪些属于生活的常态?这首诗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生活的常态”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作文中不要透露学校和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心理学家说,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不会觉得幸运,而当遭遇厄运时却往往会感到命运不公。一个人眼中的生活常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当我们把困难、不顺视为生活常态时,我们的生活态度就会平静积极,从容坦然。当一个人将挫折、不幸、苦难的出现视为生活常态的时候,就能有直面的勇气,同时,也会对来自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心存感激。此题内容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应呈现辩证统一的理性思考。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既可以写自然,也可以写现实社会。从作文立意上可见作者对生活中欢喜忧伤、逆境顺境的态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知道/当你心绪沉重的时候/ 最好的礼物/是送你一片宁静的天空/ 你会迷惘/也会清醒/ 当夜幕低落的时候/ 你会感受到/有一双温暖的眼睛/ 我知道/ 当你拭干面颊上的泪水/ 你会灿然一笑/ 那时,我会轻轻对你说/走吧/你看/槐花正香/月色正明
  读了这首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从这首诗中,有人读出了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不能没有发现的眼睛;有人读出了若没有追寻的过程,也许永远学不会珍惜;还有人读出了任何一种成功都并非偶然,除了努力,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请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此材料作文是对诗的理解,注意关键句“有人读出了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不能没有发现的眼睛;有人读出了若没有追寻的过程,也许永远学不会珍惜;还有人读出了任何一种成功都并非偶然,除了努力,还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可以立意为: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学会珍惜,要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本题解析:立意:?立志要切合实际;人贵有实干精神;干大事要从脚踏实地、小事做起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面向阳光,你获得的是明朗、温暖与舒适,但你的眼睛有时会被灼伤。
背向阳光,但你看到的可能是被照见的阴影。
你更愿意面向阳光还是背向阳光?对此你有什么体验或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嗡嗡嗡”几只黑影遁入与鼾声紧紧交织在一起的黑暗中。
毕竟是女流之辈嘛,又挺着个大肚子,多少要补充营养。明知她们是在阴影中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是安慰着自己——这就是我,一只雄蚊。
“瞧那德行,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那样。”黑影中传来讥笑。
“老子是爷们,懂吗?老子吃草也能活!谁稀罕哪些臭血啊,你们这些,害……害人精!”
我话还没说完,伊们已开始害人了——猩红的腹部渐渐膨胀,里面罪恶的液体令人作呕。那些人类自以为设了一道“无法逾越”的白色长城便可以安然入睡,殊不知正是我们把他们赶入蚊帐,让老婆得以缸内抓王八——一抓一个准。盛宴步入尾声,那人也有所察觉,合上了蚊帐唯一的缝儿——我可以听到丧乱的钟声在轰鸣——我救不了伊们。
第二天早上,伊们都与那些猩红的液体归于同一个平面了,光明来到,死亡也就临近了。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想要生存下去,就一定要吸他们的血?为什么他们要生存下去,就一定要屠杀我们的同胞,甚至连孩子都不放过——电击、喷雾、漂白粉,物理、化学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身在光明之中,用的却净是些阴险的招数;我们身在黑暗,却光明磊落得能与关二爷拜把子。什么是光明?什么是黑暗?我老婆拉扯孩子容易吗?就问他们借点血,又不是掉块肉,直接就给弄死了啊!
所谓的光明,我呸!
但是,当更多的蚊子被轻而易举地煽动;更多的仇恨与血债堆积如山时,我决定,让大家冷静下来,我去和解,我踏上了征途……
啪,日光灯又准时地开启,光明像一把利刃击穿了我的视网膜——光明给了我一双明亮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黑暗。昨晚的蚊子和大胖真是闹了一宿——突然,一只蚊子竟像阿帕奇似的悬停在我眼前。
啪,小不点一下就扁了,还好,没血,说着,我便随手将它的尸骸抹在蚊帐上,以儆效尤!还敢聚蚊成雷?
窗外,乌云密布,怕是要下雷雨了。我缩回黑暗的被窝,继续我那个奇怪的梦。


本题解析:本次作文题采用了材料作文形式,审题有一定的难度。本题中的两句话,每一句都是一个转折型的复句。对于这类句子,必须明白材料的重点在于“但”字后的内容。“你的眼睛有时会灼伤”、“你看到的可能是被照见的阴影”,这两句话强调的是阳光的另一面,“明朗、温暖与舒适”的另一面。这一面,可能是“伤害”,是“阴暗”,是“缺点”,是“不足”。这里,需要辨明的是“你看到的可能是被照见的阴影”这句话不能理解为“事情的真相”、“事实”。“面向阳光”和“背向阳光”, 这两句话的共同点,不仅在于共同表达了对面向“阳光”的思考,而且它们在结构上都是先肯定,后否定。这样,可以提炼出一个中心:我们面对“阳光”,既要看到其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坏的一面。从这个方向,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要清醒地(理性地)意识到“阳光”的背后也有不足。
本题即有开放性,“阳光”具有比喻、象征的特点,其意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审明题意之后,必须思考:“阳光”是什么。根据“阳光”的客观属性,结合材料中“明朗、温暖与舒适”等词语的意思,可以把它理解为“亲情”,也可以是与之相类的“友情”、“爱情”,还可以把它理解为“给我鼓励的精神榜样”(伟人、明星或身边的楷模),甚至你可以把它抽象为某种精神上的信仰(宗教信仰、团队的奋斗目标等)。关键是,这些东西既要有“阳光”给人“温暖”的优点,又有过度则容易“灼伤”眼睛的缺点。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