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醖①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①醖,同“酝”。
(1)这首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梅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色、态、香、意。
(2)表达了捧遣愁闷,珍惜良时的情感;气候的转换亦如人世的风云突变,不可意料。(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6分)
南乡子·送述古①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陈襄,字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
1.仔细品味这首词,简要回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中“荧荧”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 (2分)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4分)“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比喻贴切新颖(2分)。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而哀伤,因思念而泪流满面(1分);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因思念而彻夜难眠,读来令人叹惋不己(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1)诗题是《听邻家吹笙》,“听”笙却没有写声音,而写了可视可见的景象,这是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答:?
(2)“彩霞”、“碧桃千树花”等形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1)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或运用了通感手法),通过视觉形象来写听觉感受,间接描写笙乐的美妙。?(2)笙乐如隔“彩霞”,既说笙曲如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入神,又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碧桃千树花”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繁富绚丽的景象,表现出乐音的明媚、热烈、欢快。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衰
[唐]李商隐
竹坞①无尘水槛②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①竹坞: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②水槛: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
试结合作者的感情体会本首诗的抒情特点。
答:?
参考答案:诗歌借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和黯淡、伤感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浓重的思念之情。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以景托情、寓情于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令四川闰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夸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意对即可)
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照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