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标点符号的使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8 02:12: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等等。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B.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C.先生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D.著名诗人、学者卞之琳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省略号和“等等”删去一个B问号改成逗号D第二三处双引号改成单引号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不合规范的一项是
A.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么疯?
B.“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和笑声的地方去!”我心中有个声音哭喊着。
C.你一定可以想像,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
D.午夜钟敲十二点,我又醒了:又是飞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中前两个“为什么……”都是疑问句,故后面的分号应改用问号。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B.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
C.“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这是塞涅卡得之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
D.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项第一个句号应在引号内。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引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安史之乱后,和尚的口语记录更其流行,于是乎有了“语录”这个名称,“语录”就成为一种著述体了。
B.“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
C.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地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
D.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引号的几种用法。A.表特定称谓;B.表着重指出(强调);C.引号中内容被作为作者的话的组成部分时,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D.表否定可看作反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美国、欧共体、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金融机构想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的愿望仍在与日俱增。
B.古人在清明到郊外踏青的同时,往往还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例如踢球呀、射箭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的喜爱。
C.文中所举诗句为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方干“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佚名“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D.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又多出一个罗贯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