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8 02:13: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孰能无过?过而能改,____________。(《左传》)
(2)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1)人非圣贤 善莫大焉
(2)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 炬成灰泪始干
(4)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每题100字左右)。
(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的?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均与那个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黎圣母院》中流浪人为什么攻打圣母院?此事结局如何?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2)觉慧看到这个家的无数罪恶,特别是鸣凤死后,他再也不能忍受这一切了。他要出走,却遭到长辈们的一致反对。他不愿屈服,不愿随着这个家庭一起灭亡,要自己争取幸福。最后,他瞒着高家其他人.告别了觉新、觉民和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去上海,去创造新的事业,追求新的生活。
(3)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伯父葛朗台,但葛朗台不念亲情要打发他走。查理为了替亡父还债,选择去印度经商.却缺少盘缠。欧也妮十分同情查理的遭遇,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查理把嵌有母亲肖像的镶金梳妆匣作为定情物托付她保管。
(4)爱斯美拉达被伽西莫多救到圣母院后.国会再次判决她死刑。这激起了巴黎流浪人的愤怒,因此他们深夜攻打圣母院要搭救她。伽西莫多不明真相,在教堂里奋勇抵抗。克洛德趁乱骗出爱斯美拉达。国王下令镇压流浪人,致使圣母院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小题1:《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逍遥游》)
小题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小题3: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参考答案:
小题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小题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小题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易错点:水击——击水,抟扶摇——团,早莺——鹰,燕(注意有的写成草字头),
很多同学根据字音记忆,忽视字形的记忆,还有一些同学只模糊记得字的大概样子,没有音形义三者紧密结合,造成很多错字,另外,由于记忆的准确性不够,也出现了很多漏字、颠倒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摔玉的原因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原因: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
性格特征:平等思想,率真任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云销雨霁,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5)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参考答案:(1)欲辨已忘言
(2)彩彻区明
(3)连峰去天不盈尺
(4)小楼昨夜又东风
(5)渺沧海之 一粟
(6)亭亭净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