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8-08 02:26: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为    ②彭殇为妄作        ③徐孺陈蕃之榻
④一一咏              ⑤足以视听之娱      ⑥雄州列,俊采星驰
⑦群毕至              ⑧倡优畜之            ⑨流俗之所
⑩死生亦
A.①⑥/④⑤⑨/②③/⑧/⑦⑩
B.①⑥/②⑤⑨/③⑦/⑧/④⑩
C.①④/②③⑤/⑦/⑥⑧/⑨⑩
D.①④/②⑤⑨/③/⑥⑧/⑦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④名词作动词,向南飞,喝一杯酒;②⑤⑨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尽情享受,轻视;③名词使动用法,使……放下;⑥⑧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对待倡优一样;⑦⑩形容词作名词,贤德的人,大事。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应对有活用现象的实词加以分类整理,掌握其基本义、活用义及相关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奋斗一生的他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今年恰逢中国话剧百年华诞,青年湖公园将开展话剧“五个一”,一期工程4月竣工。
C.作为现代人,财富更深层的意义,并非指你赚钱的多寡,而是指你生活品质的优劣。
D.面对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身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劝阻同学们不要沉迷网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主宾搭配不当,格言是人的真实写照。B.成分残缺,开展建设。D.否定不当,不合逻辑。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链 幸 配 枉过正
B.拂 好 卜 才傲物
C.烂 职 私 瘦骨嶙
D.海 妃 危 五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在过去两年多的高中生活中一定有你难以忘怀的记忆,请你在记忆的回放过程中,选择班级的一个活动场面进行描写.
要求以描写为主,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展开丰富和想象和联想能力,表达方式重点为场面描写,辅以抒情,修辞手法可用比喻、拟人等。没有以描写为主9分以下,修辞缺一项扣2分,其他视语言表达给分,分数力求拉开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隔膜 遨翔 韬光养晦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雾霾显赫恪尽职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挥霍祥和斐声文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D.洗漱抱怨纷至沓来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遨—翱;C项,斐—蜚;D项,烁—铄。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