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8 02:28: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
①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各地声腔
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③“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
④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⑤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⑥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
A.④③⑥②⑤①
B.②③①⑤④⑥
C.③⑥②①⑤④
D.②①⑤⑥④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B.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而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公司的商业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C.电信体制改革后,手机用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固定电话,手机也成了普通百姓几乎是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
D.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反相成、相互促进的。德治是从内部约束人,法治是从外部制约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德治和法治不是相反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所以“相反相成”用得不妥,应该为“相辅相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排序题,应注意考察文段上下文和共排序的六句话之间的内部关系。题中,④描写的应该是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有“高亢的欢叫”状,所以应在②后。于是排除B。①句后面应接着描写,第四局空后是句号,于是可排除C。A、D两项都以③句开头,①写晨风,后面⑤作描写,似乎可以,但②在其后不当,且第四空后为句号,故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弥望 稀疏 遗误战机 安之若素
B.倩影 饱尝 锋芒必露 汹涌澎湃
C.落漠 窈窕 义愤填赝 销声匿迹
D.干涸 切磋 汗流浃背 正襟危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0℃是水和冰的   ,这是生活常识。不同事物也有一个   
(2)脾气    的他,一看到满屋乱糟糟的,就   万分。
① 界线    ② 界限   ③ 暴躁     ④急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界限、界线:前者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后者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急躁、暴躁: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1)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