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四)
2017-08-08 02:30: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而君幸于赵王
C.为降虏于蛮夷
D.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被动句式 (ACD是状语后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火炬手》抖出的笑料,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B.正愁无法度过寒冬的孤寡老人刘长顺手拿着捐款,感激涕零地落下了眼泪,连连向捐助人致谢。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会犯错误,只要认真改一睚就行,不应该犯而不校。
D.这首普普通通的诗经他改了几个字后,显得更加含蓄生动,意境也不一样了,真是点石成金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B、感激涕零:感激得掉下眼泪,与“落下了眼泪”语意重复。C、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D、点石成金:旧谓仙道点铁石而成黄金,今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历经八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这表明侵权责任法也将呼之欲出
B.做人须诚实守信、言出必行,一是一二是二,一言九鼎,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受到朋友、同行的信任,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
C.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如履薄冰,或许“暴利”时代开始远去,房地产生存环境及发展渠道逐渐规范也更狭窄。
D.美国政府的“救市”举措尽管态度非常积极,但只能算是扬汤止沸。以援救贝尔斯登为例,美联储的举措只是让资本市场暂时避免了更大的混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中,A项的“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不合此句语境。B项的“一言九鼎”指说话分量重,能起很大作用;不合此句语境。C项的“如履薄冰”形容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不合此句语境。D项的“扬汤止沸”意思是把沸水舀起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合乎此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猿猱(náo)?弩马( nǔ)?宫阙(què)?味同嚼蜡(jiáo)
B?哂笑(shěn)?神龛(kān)?毛坯( pēi)?呼天抢地(qiǎng )
C?怃然(wǔ)?咂接(zā)?国子监(jiàn)?里应外合(yīng)
D?滂沱(pāng)?襁褓(qiǎng)?粱山泊(pō)?曲高和(hè)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驽nú,B项坯pī抢qiāng,C项应yìng)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词类活用》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