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08 02:35: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聪明的父母,用给子女资金的办法,让子女常回家探望父母。
B.当今社会,成年子女工作压力大,父母应该体谅。
C.含蓄地批评了有些没有履行好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的成年子女。
D.反映了下一代人生活条件例愈来愈好,不需要父母的奖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画面及文字,“子女探望奖5000元”,“看来今年这笔奖金又没人来领!”老人盼望子女探望自己,而子女没来,含蓄地批评了有些没有履行好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的成年子女。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艺术表现方式,它常常运用比拟、象征、变形的方法,来达到尖锐的讽刺效果。我们要仔细地观察整个漫画画面,看明白漫画的寓意,把画家运用比拟、象征、变形等方法展现的画面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中学生李阳写了一首诗,送给一位久已慕名的诗刊编辑 ,恰巧编辑不在家 ,就给编辑写了个便条。便条中有几处不得体的,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王编辑:
您好 !
我到您家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敝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
教祺
李阳
2011年9月20日
(1)??改为???(2)??改为 ?
(3)??改为???(4)??改为?


参考答案:(1) “拜读”改为“费心一读 ”?(2) “雅趣”改为“爱好 ”?
(3) “斧正”改为“修改”?(4)“教祺”改为“编安”


本题解析:“拜读”是指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 例:拜读大作,获益匪浅。 同义词:瞻阅 阅读(敬辞) 是自己对别人的尊敬。“雅趣”不谦虚,“斧正”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教祺”是对老师的敬辞。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5)

【小题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1分)
【小题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4分)
①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1分)
【小题1】①电脑的普及使用、急功近利的浮躁意识及人们对书写的不重视。(2分)
②缺少重视书写的浓厚氛围,教师对书写要求低,学生得过且过(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要求学生读图并给出适当的结论,饼状、柱状、百分比类的图标题,要抓住主要,看细微特征。读图时,要根据图标的提示,注意百分比较大的部分反映出的问题。这样就可以给出方向正确的结论。本题的图表提示是“汉字书写现状”,两个饼状图分别表示“手写机会”“提笔忘字”两种调查的方向,这样,我们给出的结论至少有两条。其实第三点也是在前两个结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认识。一般学生会自然产生这种认识。
【小题1】本题是时事点评类表达题的变式题,时事类点评的关键点是抓住问题突出的部分,谈自己的看法,透视事件的实质,分析事件的成因等等。在结论部分中,有“手写机会”减少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实质显然不是人们不用汉字,而是不写,进一步分析就会得出“电脑普及”等原因,这只是客观上的原因,任何一个现象的产生都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那么主观上的原因是什么呢?显然与当下人们对汉字书写的要求和浮躁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与此类似的,学校中的情况也可以类比推断。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4分)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③下人,对人谦恭
在对“达”的认识上,孔子和子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子张认为,达就是闻,在邦国中有声望(1分),注重表面名声(1分);孔子认为,达是品质正直,遵从礼义,体察人情,待人谦恭(1分),注重道德修养(1分)。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可先从文段中找出子张和孔子对“达”的观点,然后疏通句意,根据句意分析二者的不同点。“在邦必闻,在家必闻。”是子张的观点;“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是孔子的观点。可根据二者的句意来分析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全力以赴地处理福岛核电站事故,这场事故或许能在短期内得到妥善处理,但东电公司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能否在短期内消除,难以预料。
B.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学校的其他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C.我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看到,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D.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导致事件”搭配不当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