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甲:2005年我读了舒马赫写的名为《小的是美好的》经济学著作。作者对建立“特大城市”持批评态度,认为城市规模最合适的人口上限为50万人左右;城市规模大了会造成病态发展,带来许多麻烦的难题。我同意他的看法,小巧玲珑,多么美妙!
乙:不久前我读了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的“大”情结》,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大”,对城市、对建筑规模追求在太空中能看到,对商场的规模追求能写进吉尼斯纪录。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大有什么不好?大气磅礴,多有气派!
丙:我看气球最好,可大可小。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甲、乙、丙三种观点都可以作为角度,也可以把两种或三种观点进行比较,作为一个新的角度。(2)你可以在领会材料含义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找素材,编个故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从材料出发,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写成议论文。(3)如果写议论文,实质上是要你论述大与小的关系。无论是个人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国家发展,都要从实际出发,都要遵循客观规律,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大要大得适当,小要小得合理;大与小也应根据客观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让其在动态中保平衡,就像气球,要大还是小,完全根据需要,但太大肯定不行,因为太大会爆炸。为求论述的严密,最好能运用一些哲学原理,并举出恰当的事例,或相关的数据。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蜜蜂和蝴蝶都在花间飞舞,但一个在创造,一个却在虚度。创造者奉献的是甜美的生活,虚度者碌碌无为,一无所获。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生命的意义
保尔的话犹在耳旁回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段关于生命的意义的话语,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去拼搏,去奋斗,让自己的生命更灿烂!
生命在于坚持!
一个人在他的一生里,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和打击,但遇到这些并不能就此放弃自己的目标。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战胜它们!
世界着名的科学家霍金,21岁时便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性疾病!医生预言他只能活两年半。不久,霍金便完全瘫痪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忍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选择了坚持活下去。1985年,霍金因肺炎进行了气管穿刺手术,使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这对全身瘫痪的他来说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他又一次坚持了下来,霍金不仅坚持活了下来,还向世界证明了他的存在,他提出的宇宙黑洞理论轰动了全世界!
生命在于勤奋!
海伦凯勒便是一个利用勤奋与不屈创造出奇迹的人。出生仅十九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引发的高烧夺走了海伦的一切,使她成了集聋盲哑为一身的残疾人,这其中的任一个降临到普通人的身上都是毁灭性的,许多人认为这又聋又哑又盲的人是生不如死的,活在世上已没有了意义。但是海伦没有放弃,她用自己的勤奋证明了自己仍有存在的价值,她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利用自己仅有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一生出版的十四部着作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霍金的坚持,海伦的勤奋,都让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意义。他们并不比别人多拥有什么,相反,他们比正常人缺少了健康,但是他们用坚持,用勤奋让自己本已残缺的生命比健康人更丰满,他们的生命是真正完整的,充满意义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实际上已拥有了很多东西,他们的生命本该是充实的,但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竟然放弃了他们的生命!这样的例子也时见报端。
成都某13岁的少年,仅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了争执,竟纵身跳下了七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河南省高三一考生,仅因估分成绩不理想,就在家中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后,他的真实成绩竟高出了本一录取线33分。
他们自认为这是自尊心强的表现,但实际上这是懦夫的表现,对自己的宝贵生命毫不负责,他们的出生有何意义?
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该怎样度过呢?我们应该认真选择。让我们通过坚持、勤奋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譬喻材料,可把“蜜蜂和蝴蝶”看做某类人的象征,以过渡到写人为重心。注意抓住材料中“创造”一词,突出创造与生活的关系,重点表现创造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嘲笑的是他们所不了解的东西。 --歌德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电影《爱玛》
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马克吐温
读了上述文字,你一定会有所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关键词:“理解”(沟通)或“了解”?联想或感悟:人和人的理解多么难啊!许多嘲笑(不理解)源于人们的无知,如果你因为无知者嘲笑而放弃某些打算改变自己那就太悲哀了;快乐没有世界通用的标准,己以为乐,人未必以为乐,己不以为乐,人或许以为乐;重要的是自己觉得快乐,不要太在意别人是否理解你的快乐,但你作为社会的人,你的快乐不要妨害别人的快乐,你应该多少在意别人的感受,尽管你不苛求别人一定理解你的快乐。什么叫“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眼睛”感知的是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智力”是靠冰冷的理性在判断事物,唯有“心”是真诚的有生命有情感的沟通的桥梁,有一句广告词就是“沟通从心开始”。多点理解就多点快乐,多点理解就多些和谐。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根据要求作文。
据《法制日报》9月12日报道,9月9日,11岁“神童”许恒瑞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的报到现场,他是通过自主招生以高考成绩为526分进入该校法学院就读的。他毕业于云南弥勒县第一中学,他一直是“拼命地学拼命地玩”,连连跳级。
此事传开后,一些法学专家提出质疑。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郭峰发微博称,法学是调整人与人关系的社会之学,就读者应当心智发育基本成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告诉记者,学法学需要一定社会阅历,仅仅依靠纯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即使他继续深造,20岁左右走向社会,仍然太年轻。11岁读法学是害了这个孩子,甚至是“揠苗助长”。
读了这则报道,你会马上联想到“成才”或“成长”吧,那么最有感触的是什么?请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生发立意,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表达自己关于“成才”或“成长”的感受和思考。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请联系自己的经历、理解和感悟,以“品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