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九)
2017-08-08 03:10: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只选3小题)
小题1:今两虎相斗,?  ?。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2:北海虽赊,?  ?;?  ?,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  ?,而后人哀之; 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4:?  ?,佳木葱茏而可悦。?  ?,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小题5:?  ?,?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的戏剧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的艺术创作高峰。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辑录。《离骚》为《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C.雨果在创作上主张“美丑对照原则”,《炮兽》不仅在人物塑造上运用了对照法,几个场景之中也充满了抑扬的对比和动静的结合,显示出了浪漫主义瑰丽的艺术效果。
D.《红楼梦》中薛宝钗“毒设相思局”,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姐,最后借刀杀人。这两个情节,寄寓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



3、单选题  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人物诗化的语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帕里斯使用“鲜花”、“娇虹”、“芳坟”等美好的事物,是对朱丽叶美貌、善良心地的赞美,表达对她的无限爱慕、思念之情。“永无消歇”,表达了对朱丽叶绵绵无尽的思念。
B、罗密欧此时面对着他认为已死的朱丽叶和为朱丽叶而死的帕里斯,决心以死殉情。三个人能躲开不如意的人间而同居一坟墓,罗密欧认为这个坟墓是“胜利的坟墓”。“这(指这个坟墓)是一个灯塔”,表明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地位:她就是为归航的船导航的灯塔,引导着自己追随而去。
C、“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仍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这表明他不愿相信朱丽叶已死亡,甚至相象这是死神、妖魔要娶她为妇,是他因极度痛苦而产生的精神幻觉。
D、“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永久的契约吧!”这个排比,增强了语势,表明罗密欧既有无限的眷恋,又有立志死亡,追随朱丽叶而去的决心。



4、其他题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送我至剡溪”;王维《山居秋暝》中的“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2)东隅已逝,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岁寒,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女的相关情节。
(2)简述桑丘总督狼狈去官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