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8 03:18: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小题。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危而不持,___________,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
(3)弃甲曳兵而走,?,或五十步而后止,?,则何如?
(4)?,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5)其声呜呜然,?,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
(6)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参考答案: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颠而不扶,龟玉毁于椟中
(3)或百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4)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5)如怨如慕,舞幽壑之潜蛟
(6)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小题1:青泥何盘盘,?。(李白《蜀道难》)
小题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3:潦水尽而寒潭清,?。(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4:??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小题5: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6:春江花朝秋月夜,?,岂无山歌与村笛,?。(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7: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小题8:?,佳木葱茏而可悦。(欧阳修《秋声赋》)


参考答案:
小题1:百步九折萦岩峦?
小题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题3:烟光凝而暮山紫?
小题4:此情可待成追忆
小题5: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6:往往取酒还独倾?呕哑嘲哳难为听
小题7:以手抚膺坐长叹
小题8:丰草绿缛而争茂


本题解析:小题1要注意“萦”的写法;小题3注意“暮”的字形;小题5注意“浦”字的写法;小题6注意“嘲、哳”字的写法;小题7注意不 “膺”的字形;小题8注意“缛”字的形旁。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B.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他还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
C.张若虚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事实上《春江花月夜》代表唐诗的最高水平。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李白借梦游天姥山表达对自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和不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C项,张若虚是唐代早期的诗人,《春江花月夜》是优秀之作,但不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水平。所以选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_____________,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2)故曰: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吾独穷困乎此时也。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参考答案:(1)信誓旦旦 反是不思
(2)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3)忳郁邑余侘傺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关于课文《牡丹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此系春香所唱,她也看出了小姐的无精打采,真是旁观者清。小姐懒于添香,不愿刺绣,原因是“关情”。
B.“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明写春景,暗写春情。作者巧妙地利用“晴丝”与“情思”二字的谐音,将春情寓于春景之中。
C.“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这里是写小姐的羞涩、娇美之态,反映出深闺名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复杂心理。
D.“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是写大好春天风光之美却无人发现欣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